【生活智慧】 讓他三尺又何妨

江澤涵 |2013.09.25
2271觀看次
字級

候車室只剩一個位子,但旁座的女子把包擱在上面。女孩溫婉地說:「阿姨,請讓一讓好麼?」女子才極厭煩抓起包,把腳挪到一側。

抬抬手,抬抬腳就能讓的,怎弄得這般費力?

我想起了兩首詩和一個人。

五代尚書楊玢〈批子弟理舊居狀〉:「四鄰侵我我從伊,畢竟須思未有時。試上含元殿基望,秋風秋草正離離。」

人家來占我們房子時,就想想還沒有這些房產時;還嚥不下這口氣的,再去望一望唐代的含元殿,當年何等繁華,如今照樣秋風蕭瑟、荒草離離。

另一首也是讓地詩,更令人回味:「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清初大學士張英收到桐城家書,說鄰居要占地,便寫了此詩回覆。家人看了回信後,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三尺;鄰居感動亦羞愧,也退地三尺,「六尺巷」因此而成,並傳存至今。

春秋吳國四王子季禮,在四兄弟中才德最好,是臣民心目中的儲君。季禮堅持讓位給大哥。大哥留下遺命——兄終弟及,依次傳位給弟弟們,這樣總能傳到季禮的。三個哥哥先後去世,季禮依然不肯繼位,這回讓給了侄子,自己則退隱山水之間。

官拜尚書和大學士的,尚且如此放得開。王位都是可以讓的,真可憐了歷代皇室子弟同室操戈,也可憐了我們這些紅塵中的小男小女,為抬抬手抬抬腳就能放過去的事兒,爭個面紅耳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