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左起)在二○○五、二○○九及二○一三年贏得德國大選。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帶領基民黨在此次大選贏得歷史性的神奇勝利,不但為自己鋪好三連任的紅地毯,更寫下全球女性領導人的新頁。
基民黨在此次大選中,贏得超過四成的選票,創下一九九○年後最高得票紀錄,幾乎全歸功於梅克爾個人魅力。
不像傳統政治人物的梅克爾,卻成為全球最有權力的領導人,甚至在以男性為主的基民黨內寫下三連霸紀錄。從民眾、媒體到學者,很多人談起她,異口同聲地形容她:是腳踏實地的人。
出生於漢堡、成長於東德、大學在萊比錫念物理,後來取得量子化學博士的梅克爾,在兩德統一後,意外走入政治圈,多位德國政治學者都指出,她用科學家的方式玩政治,玩出一片天。
曾受邀跟她用餐談時事的一位教授告訴媒體,在兩個多小時餐敘過程,梅克爾沒有做任何筆記,後來卻可以記得他所說的每件事,令他印象深刻。
梅克爾最常被批評的是決策慢,前一陣子在G20高峰會上,對於美、英、法等國要針對敘利亞事件發表聯合聲明,未在一開始就連署的她,又是思考再三,到最後一刻才簽名。
但不少人從她這幾年的作為發現,梅克爾面對問題時,完全是用科學家方式處理:觀察民意之所在、分析各種利弊得失、等待最好時機;所以她決定得慢,但只要認為時機到了,她一下決定,就不容許在戰場上打敗仗,更不輕易回頭。
看似不像政治人物、幾乎不做政治表演的梅克爾,如今被愈來愈多人肯定相當擅長「玩政治」;一位政治學者形容,她最厲害之處就是讓人看不出她在玩政治,但愈來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她的棋子。
說話很少展露情緒、不會公開攻擊對手,但梅克爾總精準掌握時機對準敵人開槍。不管是在拉她進入政治圈的前總理柯爾爆出政治獻金醜聞時,主動在報紙上撰文要他「知所進退」;還是原本被視為柯爾接班人的黨內要角、現任財長蕭伯樂,也因獻金醜聞說不清楚,被逐出接班梯隊。
如今,基民黨內原本足以和梅克爾抗衡的大老們,一一被逐出權力核心;即使部分黨內人士不滿梅克爾執政後的政策,包括宣布無核家園計畫、同性戀議題等,都和傳統的基民黨核心價值愈來愈背離,但在梅克爾聲望愈來愈高、基民黨支持率都還不如她個人時,想要爭取權力的政治人物,只能俯首向她稱臣。
為了擁抱大多數民意,梅克爾謹慎走每一步,政策走向愈來愈往中間靠,或許,這是她能贏得多數德國人支持,進而贏得歐洲女王地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