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開國者是北齊文宣王高洋,但真正開創北齊政權的卻是東魏的權臣高歡。高歡的長子高澄繼承了高歡的職位,繼續壓迫著東魏的傀儡皇帝元善見。
高澄還沒篡位稱帝就遭到一名廚師暗殺而死,留下六個孩子,蘭陵王高孝瓘(字長恭)就是他的第四個小孩,其他五個小孩的母親都有留下姓氏,就只有高孝瓘的母親沒留下姓名,反而因此給人許多想像空間。
為什麼高長恭的母親沒留下姓氏呢?
有人推測可能是他的母親身分卑微,所以沒能留名。但是高澄的第五個孩子安德王高延宗,他的母親姓陳氏是東魏廣陽王的家伎,算起來地位也不高,卻仍能留下姓氏,蘭陵王的母親難道比家伎演藝人員還不如?
小說演義裡說高長恭之母本是漢族漁村女子,遭高澄劫掠失身,終生怨恨高澄,以至於高長恭不得母姓氏。
但不管怎麼樣,高長恭確實是高澄的兒子,而且受到母親的影響,漢化程度很深,他的處世行為與他的叔叔高洋、高演與高湛截然不同。
他為保家衛國而戰,而不會殘酷嗜殺,所以他樂於與士兵們共同分享好吃的瓜果,一起奮勇殺敵。
高長恭也與他的堂弟高殷、高緯等人大大不同。
高長恭勇敢,不像高殷般懦弱;他正直,不像高緯般猜忌,他持長矛戴面具,衝鋒陷陣,威武英勇,獲得士兵愛戴稱頌。
但他的結局悲慘,皇帝派人送上一杯毒酒,他的妻子鄭氏勸他跟皇帝說清楚,高長恭知道他的堂弟根本聽不進去,為自己辯護的話也不必多說了,毒藥一飲而盡,英雄淚汩汩流下。
北齊另一位大將斛律光,後來也遭到國君殺害,北周武帝宇文邕,得知斛律光慘死後,高興的大赦天下,北齊的君主竟然把北周最感頭痛的對手剷除,原來搞垮北齊的原因不是北周太強大,而是北齊內鬥太兇。過去每到冬天,北周要到黃河鑿冰,怕北齊攻進來;現在輪到北齊鑿冰,怕北周來犯。
北齊的戰士們開始想念,那戴著假面具的蘭陵王,還有那首〈蘭陵王入陣曲〉。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