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於司空見慣的事物,常常熟視無睹,從而忽視了它的變化及其中蘊含的東西。最為著名的例子便是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了。人人都看見過蘋果落地,卻唯有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常人與天才的區別。歷史上,很多人便利用常人習以為常的心態,達到自己特定的目的。
隋文帝開皇九年春天正月乙丑朔(初一),陳後主朝會,接見群臣。這天大霧密布,霧氣進入鼻孔,全都有一般酸辣的氣味。陳後主昏睡過去,直到黃昏時才醒過來。
當天,隋將賀若弼從廣陵引兵渡過長江。起初,賀若弼賣掉軍中的老馬,用這筆錢大量購買陳朝的船隻,然後把這些船藏了起來。又購買了五、六十艘船,停泊在小河中。陳朝的人來探看,以為隋朝缺乏船隻。賀若弼又請示隋文帝,讓沿江戍防的軍人每當換防時,都在廣陵聚集,在這裡遍插旗幟,並在野外大量張設營幕。陳朝的人以為隋軍將大舉入侵,立即派軍隊準備抵禦。
當他們得知是隋朝的戍軍換防,便讓這些軍隊散去,後來陳朝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了,便不再防備。賀若弼又叫軍隊經常沿江打獵,故意讓人馬喧鬧。因此,當賀若弼率領隋軍渡江時,陳朝的守軍一點也不知道。韓擒虎率領五百人夜晚從橫江渡過長江來到采石。陳朝的守軍全都喝醉了酒,隋軍便順利占領了采石。
還有一個故事:唐朝中葉,安祿山發動叛亂。叛軍一路上勢如破竹,這一天來到了雍丘。著名將領張巡率領雍丘軍民積極的抵抗。守衛堅持了四十多年,城中的箭都已用完。張巡叫士兵們扎了一千多個草人,給草人穿上黑衣,繫上繩子。晚上,叫士兵提著繩子把草人從城牆上慢慢放下去。圍城的叛軍以為是唐軍偷越出城,一陣亂箭射去。等草人身上扎滿了箭,士兵們再把草人拉上城來。這樣反覆好多次,得到了十幾萬支箭。秘密洩露出去,叛軍才知道張巡用了草人借箭的計策。
又一天夜裡,只見又有好多人從城上吊了下去。叛軍將士都哈哈大笑,嘲笑張巡愚蠢。有個將領說:「張巡還想用草人來賺我們的箭呀,弟兄們,別上當啦!咱們不理它,讓他們白白等著吧!」
過了一陣子,有人報告城牆上的草人不見了。那個將領說:「咱們不射箭,張巡準是等著不耐煩,把草人收回去了。沒事啦,大家都睡覺去吧!」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跑出一支唐軍,直向叛軍兵營殺來。城裡唐軍也擂鼓吶喊,就要殺出城來。叛軍將士早已進入夢鄉,遭到這突然襲擊,立刻大亂。叛軍將領從睡夢中驚醒,以為是唐朝的增援大軍殺來了,不敢抵抗,慌忙下令放火,把那些工事壁疊一齊燒毀,然後逃跑了。原來這又是張巡用的計。這次吊下城來的不是草人,是唐軍的敢死隊。
敢死隊下城以後就找地方埋伏起來,到深夜發動突擊,城裡再呼應助威,好像增援大軍從天而降。其實敢死隊一共才五百人。等叛軍驚慌逃跑,敢死隊和城裡的唐軍乘勝追殺,取得大勝利,才收兵回城。
以上兩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利用人們習以為常的心理,先頻頻以假象示敵,從而使敵人麻痺,再在適當的機會動真的,給敵人大大的打擊。
在今天的商戰中,有人善於從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看出商機,就可以出奇制勝。
一九六○年代初,日本人首先從中國大陸《人民日報》刊登的北京公共汽車上不再有「大煤氣包」的照片,分析出中國找到了大油田。接著,又從該報登出的鐵人王進喜扛著鑽井工具行進在風雪中,以及照片依稀可見的火車站站名「薩爾圖」,準確地推知大慶油田在東北松嫩平原人跡罕見的地帶。後來又根據該報一幅鑽機的照片算出油井的直徑,根據政府工作報告算出油井的產量。
由這些陸續搜集來的訊息連在一起,竟勾勒出中國石油開採業的發展狀況及對設備、技術的要求。又估計在高寒地帶開發大油田,原油外運困難,要就地提煉,就得進口此類設備。據此日本廠商作好了充分準備,四年後,當中國煉油整套設備在國外招標時,在許多外國商人尚茫然無知的情況下,日本一家公司輕易奪標。
報紙,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一般人不認為這裡會有什麼機密,但善於觀察的人,也能從中發現有用的信息。(先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