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中秋佳節了,這可是中國的大節日,那麼在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裡,是否有提到中秋節呢?
四大名著裡明確提到中秋節的有《水滸傳》和《紅樓夢》;《三國演義》及《西遊記》則略提。
《水滸》提到中秋節兩次,且兩次都十分簡略。
第一次在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末段,講史進中秋節在史家村宰羊烹鵝,款待少華山的朱武三位頭領,酒至半酣,被華陰縣尉率人圍困。其中有兩首詞分別描述中秋節和中秋月,其中那首中秋節詞寫道:「簾櫳高捲,金杯頻勸酒,歡笑賀升平。年年當此節,酩酊醉醺醺。莫辭終夕飲,銀漢露華新。」對古人歡度中秋的描寫十分細致入微。
第二次中秋描寫在第三十回,張都監設家宴招待武松,張都監十分殷勤,命養娘玉蘭唱了首東坡的〈水調歌頭〉詞,還故意要將她許配給武松,武松當然是受寵若驚。誰知張都監暗藏禍心,當夜就設計陷害武松。
掩卷沉思,為何華陰縣尉和張都監都選擇在中秋節動手呢?想來中秋素來是團圓節,無論史進等人還是武松都有些懈怠,疏於防範,才被他們鑽了空子。
《紅樓夢》也兩次提到了中秋節。
第一次在第一回,甄士隱中秋款待賈雨村,賈雨村詩興大發,做了兩首詩、一對聯,說「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甄士隱見其志不小,贈銀衣助其考取功名,誰想賈雨村當時只略謝,次日便進京去了。這段描寫很傳神,把中秋節與甄士隱助人為樂、賈雨村小人心態摹畫得非常傳神。
第二次中秋在第七十五到七十六回,先寫寧府十四日夜宴,後寫榮府十五日夜宴,眾人飲酒吹笛,擊鼓傳花,吃瓜果月餅,吟詩作對講笑話,好不熱鬧。筆鋒一轉,寫黛玉、湘雲二人在凹晶館聯詩,後來又有妙玉加入,雖佳句連連,但寂寥之情與先前迥異。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五丈原諸葛亮禳星」,也提到了「中秋」二字。羅貫中寫道:「時值八月中秋,是夜銀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動,刁斗無聲。」後面又寫孔明禳星設七盞大燈、四十九盞小燈,這大約跟民間中秋節放孔明燈有些關聯;另外,第八回連環計貂蟬出場,後人名之為「貂蟬拜月」。熟悉中秋節來歷的人都知道拜月同祭月、中秋節有關,看來中秋節亦有美女元素!
《西遊記》第二十九回,百花羞提到她被黃袍怪狂風攝走,時間是八月十五夜玩月時。其餘一點沒提及中秋,但小說裡中秋元素卻一個都不少;尤其是天竺國招親那段,月宮人物集體亮相,吳承恩要是把日期設定在中秋,活脫脫就是一台活色生香的中秋文藝晚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