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九十高齡的媽媽,至今牙齒還十分健康;除了有兩顆活動假牙外,其他牙齒不僅都是真的,而且連蛀牙都不多,吃起東西來幾乎什麼都難不倒她。
比起媽媽,我這個做女兒的可就慚愧了。從小我就是牙科的常客,不知看過多少牙醫師。蛀牙補了又補,假牙也裝了好幾顆,甚至還罹患過牙周病。
有一陣子,替我看牙的醫師老是叫我:「嘴巴張大一點。」結果,嘴巴張大再張大,造成了我下巴脫臼,不幸的是,還成了習慣性脫臼,只要打個呵欠或嘴張得稍大,下巴就立刻掉下來,真是苦不堪言。有一回,晚上搭車北上,下巴竟然在車上脫臼,撐了老半天到台北,總算趕在診所關門前找到醫師,才沒痛苦一整夜。
不過,看牙的回憶也不全是難過的。小時候,每次拔牙,疼愛我的爸爸都會在離開診所後,帶我去台中一家著名的江浙菜館,吃一碗我最愛的蝦腰麵打牙祭 。那剝得小小的河蝦仁加上軟硬恰到好處的腰花,可是我的最愛。如今,拔牙的疼痛已不再記得,倒是飽啖那蝦腰麵的快樂怎麼也難忘。
除了小時候的拔牙經驗,成人以後,我也有幾次特殊的拔牙經驗。
一次是拔智齒。可能是因為牙齒長歪了,那次的智齒不僅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弄好,而且拔完後好幾個小時還痛得要命。
為了轉移我的注意力,當時的男朋友還好心請我去看電影。沒想到牙痛到連電影演的是什麼,我都無心注意,倒是他幫我買了一個冰淇淋,讓我感激涕零,因為稍稍緩解了我的牙疼。
那次的慘痛經驗,倒也沒讓我就此害怕牙醫。當了母親以後,我又拔了一次智齒,而且是一口氣連拔三顆,還為了拔牙在醫院住了一夜!
那一次,替我拔牙的是某教學醫院口腔外科的一位著名教授醫師,我當然是因為信任他,才同意一次拔這麼多顆,卻沒想到我成了他的活教材──拔牙時,有一大群實習醫師圍著我上課。還好,那次雖然是連拔三顆,可一點也不痛,連住院好像都有些多餘。
昨天,我又上牙科就診了,忍不住問牙醫師:「我媽媽牙齒好得很,我卻一口爛牙,是不是表示我完全沒遺傳到我媽的好牙齒?」他笑我:「這不是遺傳的問題,應該是妳以前沒有好好保養的關係吧?」想想媽媽刷一次牙起碼十分鐘,我小時候卻是牙刷入口沒幾下就刷好了。唉,醫師說的還真是沒錯!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