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朋友去年搬了新家,她的小孩當時一歲四個月,剛學會用湯匙自己吃飯。搬到新家後,孩子對新環境十分不適應,不僅白天晚上無法安穩睡覺,就連每日固定的用餐習慣都改變了。他不吃任何正餐食物,只願意喝牛奶,朋友為此擔心極了,用心為孩子烹煮的美味食物,送到孩子口中,只吃一兩口就不吃了,有時甚至連一口都不願意吃。看到孩子整天都沒吃固體食物只喝牛奶,十分憂心孩子的健康問題,因此,朋友原本預計要讓孩子練習自己拿湯匙吃飯的計畫,因這個狀況而臨時中斷,還是維持大人餵食的方式。
當孩子住進新家約三個月左右,漸漸適應新家的環境,夜裡睡得較安穩,白天也能保有午睡習慣。當時她心想,現在是否可以讓孩子再回頭練習自己用湯匙吃飯呢?於是朋友鼓勵孩子自己拿湯匙吃飯,但孩子拿著湯匙吃了一兩口就不吃了;朋友看了滿心著急,擔心孩子如果只喝牛奶沒有吃固體食物,身體的營養會攝取不足,於是她只好又向孩子妥協,拿起湯匙餵孩子吃飯。
孩子過了兩歲生日的某一天,朋友看到年齡比自己孩子小兩個月的孩子都能自己拿著湯匙吃飯,且吃飯時不僅不需要大人催促叮嚀,拿湯匙的動作更是十分純熟,就像大人一樣熟練。朋友想到自己孩子用餐的情形,不僅要大人餵食,而且因為不需要自己動手吃飯,所以兩隻手在吃飯時總是閒不下來。而朋友總是一邊餵飯一邊責罵孩子,最後弄得兩個人都不愉快;朋友心想,自己真的不應該再這樣放任孩子了!
於是,朋友事先向孩子說明,他已經長大了,要自己練習吃飯,從今天開始,大人不會再餵他吃飯了。到了中午用餐時間,朋友請孩子自己拿湯匙吃飯,孩子哭著要朋友餵他吃,朋友堅定地表示,要他自己拿湯匙吃飯。孩子哭了一個半小時,最後哭到睡著。當孩子醒來吵著要喝牛奶時,朋友還是堅決地對他說:「你要把中午的飯吃完,才能喝牛奶。」孩子聽了又小吵了一下,後來發現母親不會妥協之後,便放棄吵鬧,走到客廳去玩玩具。到了下午五點多,自己走向餐桌,坐在餐桌椅上拿著湯匙吃飯,吃了一半又到客廳玩;朋友看到孩子只吃一半,心裡雖是很擔心,但這次她壓抑住想餵孩子吃飯的衝動;她知道,如果自己又忍不住餵他吃飯,孩子永遠學不會自己吃飯。
當天六點的時候,孩子自己把剩下的半碗飯吃完,朋友立刻給予他正面的鼓勵及讚美,並叮嚀他日後都要自己拿湯匙吃飯。從那天之後,不管孩子吃的分量多或少,朋友都不再餵他吃飯,只告訴孩子,白天要吃飽,晚上睡覺時不能起來喝牛奶。有幾次孩子白天吃得少,晚上吵著要喝牛奶,朋友還是堅定地告訴孩子:「你現在肚子餓是因為你白天吃飯吃太少了,我告訴過你,白天要吃飽,晚上睡覺時才不會肚子餓。現在你要忍耐,等天亮了才能喝牛奶。」孩子剛開始小哭了一下,後來便睡著了。
經過大約一星期的時間,孩子已經很習慣自己吃飯這件事,當他自己拿湯匙吃飯時,朋友發現孩子會把重心放在「吃飯」這件事情上,不會像之前一邊吃飯一邊玩;朋友也因為孩子能專心吃飯,減少了在用餐時間「責罵孩子」的狀況,自己也能夠安心地享受美好的用餐時間。
心情小語: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就能減少因為「不當的用餐習慣」而產生的爭執與責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