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原本就是希望愈改愈好,可是教改推到現在,改的最多的僅止於升學制度的多元化,而這種多元也僅止於多元管道的入學方式而已,就連強調免試的十二年國教,還是脫不了用會考與特色考試的方式來鑑別學生。
教改原本希望能用多元與活化教學來改變「考試引導教學」的傳統,結果呢?隱約之間還是考試在掛帥,如此教改怎麼可能改出更多好的優質學生呢?
而今陸生來台愈來愈多,和本地生的競爭相形之下愈來愈占優勢,主要差異就在陸生的學習動機高更願意主動學習,台灣本地生在一路的考試招生訓練下,早就習慣於被動接受,少有主動學習與尋求突破的動能。教改一路培養出來的被動學習早已把台灣學生的創意圈限住了。所以怎麼可能要他們像陸生那般積極向學呢?
教改是要改,可是改了這麼多年,改不了考試的傳統,改不了教學內容與方式,我們的競爭力當然會逐年下降,這不是警訊而是正在發展的事實啊!
孔令信(台北市/銘傳新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