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絮語》談生氣

陳振源 |2006.12.03
502觀看次
字級

修行與生氣並不衝突。修行要是不能生氣,修行會變成愚痴。只是修行人的生氣與一般眾生的生氣不同。

古之大王一怒會血流千里,伏屍百萬;勇士一怒會血流五步,伏屍兩人;就是凡夫為了私情一怒而自戕,也會伏屍一人。但這些都是眾生的怒氣,而非修行人的生氣,因為修行人生氣不會流血。

修行人生氣會先肯定自己有生氣的權利,然後反問自己,是誰在生氣?在氣什麼?要先處理生氣的事?還是先理會生氣的人?而自己究竟是用那一部分在生氣?修行人更會回頭看,把生氣跟自己分開,最後讓生氣消失。

舉例來說。有一個人,午間小睡片刻後醒來,準備上班。她洗把臉,讓意識心接管一切。接著啟動電腦,發現一封信,信中責罵她修行不專、誤解佛理、好與人爭辯、愛妒嫉。

她先是火冒三丈,心裡想,自己為維護正義與人為敵,何錯之有?只因修行就不能生氣?難道修行不能仗義直言?不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要遠離紅塵、不理世事,然後讓壞人當道,無辜者受害?她認為信是一派胡言,亂解佛法,是錯看修行。因為生氣有理,鄉愿不對。稍後她冷靜了,開始回想,做壞事的人讓她生氣,朋友不支持她阻止壞人做壞事讓她更生氣。她自己是一個受到誤解的委屈者,也是一個期待被人理解的孤單者,更是一個沒得到眾人支持的落難者。最後她發現,可惡的男人與可悲的女人、誤解她與不支持她的人、喜歡她與不喜歡她的人、身邊與遠方的人,都曾經惹她生氣過。她是沒好好修行,不是修行不能生氣。於是她閉上雙眼,關起「眼、耳、鼻、舌、身、意」諸根,用心去感受生氣。她讓自己進入一個既深且沈的境界裡,感覺那裡沒有生氣。她張開眼睛,生氣消失了。後來她還是會生氣,但卻專注在改變自己。

所以,修行人會生氣,但會把生氣運用得相當順暢,越氣越有力。眾生卻會被生氣控制,一氣就亂了分寸,越氣越沒力。誠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該生氣就生氣,但生氣是對事,不是對人,更不是對心。修行人就是隨心所欲的生氣,也不會踰越規矩。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