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聲音--上海姑娘李婭莎 賦台語新聲命

阮愛惠 |2013.09.12
2368觀看次
字級
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李婭莎,奪得今年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圖/滾石提供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今年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由李婭莎奪得。她可不是生在台灣、「籍貫上海」的「外省人」,而是二○○九年才漂洋過海來台、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外來客」抱走了這項理應最「本土」的大獎,不但群情譁然,獲獎的當事人李婭莎,更是震驚到不能置信…,上台領獎時,她又哭又笑,除了感謝每一位幫助她、肯定她的人,同時也不禁呼喊出:「感謝觀世音菩薩!感謝田都元帥!」

李婭莎的感謝之詞,不是一時激動的檯面說法,是一路走來的本心。喜愛李婭莎的歌迷,大都為她充滿都會情調、真假音切換自如的唱腔傾倒,很難聯想到,這位打扮時髦的上海姑娘,每天一早會先唸半小時佛經再吃早餐的「師姐」。

李婭莎受媽媽和外婆影響,常到廟裡拜拜,很自然地和佛有緣。三年多前她來到台灣,結識了幾位虔誠信佛的友人,養成每天唸經的習慣,以《金剛經》、《普門品》和〈大悲咒〉、《心經》為定課。「唸經之後,我感到很平靜、安定。這對於處在工作壓力下的我來說,很重要。」她說。

李婭莎是從台灣的《超級偶像》歌唱擂台打出血路的實力歌手。從上海來台灣追夢,本想延展歌手的舞台,會去唱台語歌,是個偶然的機緣。「跨語言的演唱,學習過程當然艱難。一開始我用羅馬拼音,學到七、八成後,再請教台語純正的人來糾正我的發音。」她說。閩南語對上海人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語言,李婭莎坦言學習過程很辛苦,付出很多心力。

李婭莎初試啼聲的台語專輯《春夏秋冬》就令人驚豔,入圍了第二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及最佳專輯;用什麼語言演唱不是重點,而是她在唱每一首歌時,總是全心投入情感,找到和那首歌相應的頻率,加上氣音轉折絲絲入扣的技巧,如怨如慕,聽著她的歌聲,歌迷總有「快哭了」的感動。

也許正因為是「外來者」,李婭莎唱的台語歌,反而能跳脫台語歌曲的傳統窠臼,而唱出新型態的台語曲風,讓人有新感覺、新悸動,這或許是她才出第二張台語專輯《愛》,就得獎的原因!

珍惜眼前成績

李婭莎年底將推出新專輯仍是台語歌,她非常珍惜眼前的成績,每一步都希望走得踏實。

十七歲出道的李婭莎,曾經歷兩度出片胎死腹中的慘痛經驗,差點折煞她的歌手夢。「當時確實很難過,但現回頭看,有不一樣的心情,那些挫折和無奈,都讓自己更懂得珍惜。」她笑說。

李婭莎期許能唱到六十歲,都還有人愛聽她的歌。今年得獎正是對她至大的鼓勵。她以「感謝一切」,代表當下的心情,及日後的展望。

李婭莎說,佛教信仰讓她感受到力量,學習到慈悲。今後除以更好的音樂廣結善緣之外,還希望可為公益而唱。她養了四條狗,牠們是她在台灣的家人,她希望能為台灣的流浪動物盡一分心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