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學生潔牙率、養成餐後刷牙習慣,台北市永吉國中健康教育老師鄭惠玲(下圖右/記者羅智華),發揮巧思設計「牙菌斑實驗法」,讓學生親身實驗刷牙前後的牙菌斑數量對照,體會飯後刷牙重要性。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為提高學生潔牙率、養成餐後刷牙習慣,台北市永吉國中健康教育老師鄭惠玲(下圖右/記者羅智華),發揮巧思設計「牙菌斑實驗法」,讓學生親身實驗刷牙前後的牙菌斑數量對照,體會飯後刷牙重要性。她笑著說,藉由實驗結果,不但讓許多學生每天都認真刷牙,蛀牙情況也降低許多。
教育部昨天舉行國中活化教學列車分享會,邀請鄭惠玲示範健康教育創新教法。擁有一口潔白牙齒的她笑著說,一般人早晚都會刷牙,但卻容易忽略餐後潔牙重要性,無形中也讓牙菌斑伺機而生,提高蛀牙、牙周病的機會。
為讓潔牙好習慣從小扎根,鄭惠玲特別在國一新生開學的口腔保健課,推行別出心裁的「牙菌斑實驗法」,先以班級同樂會方式讓學生邊吃餅乾邊聽她講解正確刷牙方法,並藉由吃零食的這段時間培養學生口腔中的牙菌斑,等到說明結束後,她再用牙菌斑顯示劑點進學生口腔中,並讓學生分別以漱口、刷牙等不同方式,來對照牙菌斑數量變化。藉由這樣的實驗方式,讓學生了解飯後刷牙的重要性,養成一吃完東西後就乖乖刷牙的習慣。
鄭惠玲笑著說,透過師生身體力行,也讓學生潔牙率比過去成長近兩倍,永吉國中更榮獲台北市一○○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