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頭很痛…」病人一進診間,說這四個字,皺起眉頭閉上眼睛,頭痛問卷只填寫了一半。
頭痛、失眠、頭暈、焦慮與憂鬱,常以「頭痛」當代表。這些症狀被我統稱為「頭痛家族」。有時候還加上頸部僵硬、雙肩酸痛。
頭痛原因很多,「頭痛家族」的病徵非常複雜,若要一一詢問確認頗費時,一般頭痛門診,會請病人將一份「頭痛問卷(頭痛影響問卷)」,先行填寫。內容包括:
一、頭痛發生的時間:例如頭痛何時發作?多常發作?持續多久?
二、頭痛發生時的影響:例如頭痛使您的生活受到什麼程度影響?譬如說使您不敢做什麼事情?每周或每月頭痛影響工作的日子有幾天…。
三、頭痛發生前的警告訊號(預兆、先兆):頭痛前有沒有徵兆,暗示您頭痛即將來臨,如鋸齒狀的視覺線條,視野內的暗點等?
四、頭痛的相關症狀:當頭痛來臨時,您會噁心、嘔吐、對光線、聲音或氣味特別敏感嗎?怕光?怕吵嗎?
五、病人的家族病史:家中成員有人也有類似症狀嗎?
六、病人的過去病史:曾經做過哪些評估?試過哪些治療?效果如何?有哪些其他身體疾病?例如心悸、甲狀腺失調等內分泌疾病。
七、病人的醫療就醫病史,包括過去各種檢查(電腦斷層等)的結果。
八、病人的藥物史:曾經用過哪些頭痛藥物?或正在服用的非頭痛藥?(劑量是多少?吃了多久?效果如何?)
九、焦慮的相關症狀?
十、憂鬱的相關症狀?
十一、睡眠品質、失眠的相關情形?(包括睡眠呼吸中止症)
由於頭痛相關問題繁多,在病人頭痛難耐時,有些人甚至無法填寫。但因為這類問卷有助醫師對於頭痛如何影響病人日常生活的程度,有更清楚的分析、了解,讓醫師擬定有效的對策,最好及早完成。另外,最好持續記錄「頭痛日誌」,並且記載藥效、是否有副作用,及頭痛影響生活的日數,在下次門診時帶給醫師參考。
千萬不要小看頭痛問卷與頭痛日誌,只要病人一起參與治療,用心記錄讓醫師分析、判斷,協助擬定頭痛對策,可以更有效的治療頭痛,增進生活與工作品質。
(作者為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