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長輩謙卑是本分,
對平輩謙卑是和善,
對晚輩謙卑是高貴,
對所有人謙卑是平安。
在紛紛擾擾的紅塵深處,「謙卑」是人世間的清涼妙方,也是待人處事的基本修養。
「謙卑」就是萬事退一步,不自滿,不自誇,不驕慢,待人虛心溫和,處事圓融、圓滿、中正、和平。
王陽明說:「人生的大病,只是一個傲字。謙為眾善之基,傲為萬惡之魁。」傲慢自滿,自我膨脹的人,最容易招致反感,讓周圍的人有一種被踩在腳下的感覺,最後導致眾叛親離,甚至孤寂潦倒,憂鬱而終。
《易經》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謙卑的君子不耀武揚威、不壓迫別人、不控制別人,謙卑又謙卑的自我控制,容得下萬物,顧全得了大局,尊重每一個人,也尊重每一件事 。他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因此虛心的學習,誠摯的改進,以柔順的美德,克服了困境,得到了吉祥。
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可說是勞苦功高而又謙卑的代表人物,他平定安史之亂,功勳蓋世,卻謙卑自持,對朝廷以忠,對朋友以誠。幾次臨危受命,從不畏難苟安,平亂之後,交出兵權,帶了幾個老弱殘兵回鄉,安祥愉悅,從無怨言;亂事再起,又即刻接受徵召,亂平之後,照樣交出兵權,帶幾個舊屬返回故鄉,由絢爛歸於平凡,甘之如飴。
代宗皇帝曾經誤解他,挖了郭家的祖墳,沒想到郭子儀依然樂意為國平亂,亂平之後,代宗皇帝感到非常愧疚。郭子儀說:「不必難過,我一生作戰多年,我的部屬不知挖了別人多少個祖墳,這或許是應有的報應吧!」
在那個渾沌的政局之中,郭子儀歷仕玄、肅、代、德四朝,身維繫天下安危二十餘年,位極人臣,有八子七婿,諸孫數十人,享壽八十五歲,史稱大富貴、大壽考,是一位謙卑又謙卑,寬厚又寬厚的非常人物。
「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愈懂得縮小自己,愈得到愛護,前途愈容易開展,事業也愈順利、愈如意。老子說:「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正是「謙卑」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