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約黃昏後,村子裡的孩童,三兩成群奔向廟口高聳的舞台前,只希望占個好位子,一飽眼福。而大人們則是交頭接耳,喜孜孜的宛如要參加廟會一般前往。
我拿著傳統相機,尾隨戲班主到後台探班,假借關心的名義,想要拍下上妝與卸妝的老生旦角真實一幕。
這個戲班子已是第三年到村子內公演了,目的是希望籌募兒童補助經費,期待給偏遠山地部落學子有飯吃、有書讀的機會。
這樣的愛心,在媒體的大肆報導之下,戲班子的腳步順利踏遍全國三百多個鄉鎮,所到之處,幾乎都是萬人空巷,原因不僅為著傳統的國劇著迷,更為能實質幫助弱勢孩童而感到驕傲,這是人心真善美的一面。
觀眾在欣賞精湛演技、鼓掌叫好之餘,不忘五十塊、一百元的捐。當然,這也是我守株待兔、發掘溫馨報導題材的好機會,絕不會輕易地放過。
然而最令人動容的,是這戲班子成員的家世背景堪憐,有的是單親媽媽,有的則是喪偶,更有肢體障礙的幕後工作人員,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眼睛炯炯有神,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自信萬分。
我想,他們每天吊嗓子成就了好嗓音,不過最主要的因素,還是他們利用工作閒暇之餘,聚集在一起練習身段、延請國劇名伶與大師細心指導,並且還義務到部落小學協助學童課業輔導,贏得了各鄉鎮頒贈「熱心公益」、「造福鄉梓」等各種大小匾額與感謝狀,彰顯社會各界對於這個戲班子的認同與感激。參與這樣的義舉,當然讓人「抬頭挺胸」!
三年來,看著台上這群愛心人士的盡情演出,心中每每有說不完的感動。他們用愛關懷弱勢族群,把歡樂帶給他人,演的是一齣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真實戲碼酖酖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該怎麼把玩,全在個人一念之間。
這群愛演戲的人兒,教了我一件事:用戲愛人群,用戲夢人生。他們是一群敢做春秋大夢的舞蹈家、演唱家,更是一群行善團,經由不斷地練習、更新戲碼,將國粹逐漸發揚光大,吸引更多人愛上國劇,這始料未及的結果,跌破專家的眼鏡,給許多人的人生圓了一個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