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座山上的一所寺院裡,養著一頭驢子,驢子厭倦每天在磨房拉磨,僧人只好讓牠馱著佛像跟著自己下山。路上行人一看到驢子,全都下跪叩拜,驢子虛榮一起,以為自己高貴得不得了,回到寺院後,便不肯再拉磨了。僧人無奈,只好放牠下山。
驢子下山後,遠遠看見敲鑼打鼓的對伍,以為人們又要迎接牠,便歡喜的衝過去停在路中間,想不到擋到一隊迎親的隊伍,被棍棒打得渾身是傷,奄奄一息跑回寺裡,哭訴人們無情,當時歡喜膜拜,而今狠下毒手。僧人嘆息道:「唉!那天大家膜拜的,是你背上的佛像而不是你啊!」
故事中愚痴的驢子,因為不能認識自己,安守本分,最後喪失了性命。
學習佛法,便是在學習開發自己清淨的本性,還原智慧德行。所以寺院裡的課誦,經常教大眾要皈依自心的佛性、法性,並開發清淨的福田。
《梁皇寶懺》中說:「一切法常住,清淨修多羅,能除身心病,是故為歸依。」在佛光山,星雲大師以積極的行動,展現佛法淨化的力量。如近日舉辦的二○一三佛光盃大學女子籃球邀請賽,邀請六個國家的十一支隊伍,齊聚高雄大巨蛋以球會友。而幾個月前培訓的佛光啦啦隊,小至三歲,大至七、八十歲的菩薩們,一起為場上球員歡呼喝采,將佛號聲轉為隊呼,響徹球場。
「問渠哪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大巨蛋原是年輕人聽明星演唱的地方,這次則提供老菩薩表演舞台,看著老人家展現出青春活力,這不正是來自佛法給人信心、歡喜、希望的力量嗎?
佛學院的學生也發揮翻譯及體育專長,擔任接待人員,不但代表佛光山盡地主之誼,也與各國選手交會,學習運動場上跳躍的自信活力,及犯規時服輸認錯的勇氣。
大師說:「極樂世界的寶樹羅網,經由輕柔悅意的微風吹拂,揚起微妙的雅音妙樂,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佛法,使聽聞者自然生起念誦三寶之心。」而今籃球場上,球員、觀共同展現了信心、精進、積極、專注與歡喜融合,正是人間淨土的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