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謝長廷,提出台北申辦二○二○年奧運的政見,並把國際奧會五環標誌當作競選文宣,及舉辦所謂聖火點燃傳遞儀式,這雖是選舉造勢活動,但申辦奧運是一件極嚴肅的事,觸及的層面廣泛,不應當作是選舉語言。
謝長廷在行政院長任內曾發下豪語,台灣要爭辦二○二○的奧運,但構想歸構想,真正做起來卻要量力而為。
首先,不但台北市沒有承辦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的經驗,連台灣也無類似經驗,雖然謝長廷在高雄市長任內爭取到二○○九年世界運動會舉辦權,但規模與競賽項目不能與奧運同日而語,甚至在國際體壇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尚不及亞運。
其次,台灣目前的國際地位、經濟條件及體育軟硬體設備,不但都不如歐美大國,甚至連香港都不如,幾乎沒有任何申奧的優勢,加上兩岸關係低盪,中共在國際體壇無所不用其極打壓台灣,連二○○九年的東亞運動會都因中共的干預,台灣爭不過香港,所以僅憑「奧運在台北」的口號就想申奧,談何容易?
但這並不意味台灣沒有競爭力,如果著眼於長遠目標,台北市應先取得亞運舉辦權,讓國際看到能力與實力,蓄積申辦奧運的能量,才會有勝算。
王新偉(北縣三重/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