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電】近年來,中國網購用戶規模和網購金額都大幅增長,截至二○一二年十二月,網路購物規模達到人民幣二點四二億元,網路購物使用率提升至百分之四十二點九。電子商務從傳統的服裝、家居等商品,逐步拓展到農產品。
淘寶網近日推出「特色中國」頻道,力推各地農產品上架銷售,希望將「先有產品再找市場」的舊模式,改成「依靠品牌占領市場」的新模式。
這個「特色中國」專案組的組長姜建表示,「我們希望利用各地獨特的旅遊及本土特產資源,打造中國城市整體名片,即便是遠離鬧市的小鎮也能擁有展現自己魅力的舞台。」姜建預計,到今年底,淘寶「特色中國」館將由現在的五個增至一百個。
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雲表示,相較於傳統銷售模式,農產品網上銷售的優勢有三個方面:一是建立和提升產品品牌效應;二是開拓市場;三是免去高昂的實體店上架費,節約了成本。
至於上網銷售農產品效果如何?新疆阿克蘇的經驗值得參考。九○年代「便宜,但沒人買」的阿克蘇鮮果,由於搭上了電子商務的列車,價格從一公斤幾元,一路升到人民幣五十元至八十元,一位從事鮮果銷售的網路商店經營者說,二○○九年後,當地農戶開始與部分網商建立合作關係,開啟了網售鮮果、乾貨的新思路,「現在,幾乎全新疆的農戶都在享受電子商務帶來的實惠。」
此外,浙江也出現如「憶江南」、「乾佑」、「藝福堂」等知名農產品網商品牌,產品涵蓋山核桃、花草茶乃至當地旅遊景點門票。貴州的綠茶、玉米、酸湯魚等也正逐漸被萬千網友所熟知,銷售額翻了好幾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