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物管理署培訓八百一十四名義工,包括知名廚師阿基師(鄭衍基),目的是讓民眾吃得更安心,對照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品事件,確有必要。
食品安全頻亮紅燈,從塑化劑到毒澱粉,由防腐劑到順丁烯二酸酐,舉凡吃的幾乎都難逃毒害,人心惶惶。曾幾何時,一向自傲安全衛生的台灣品牌,居然成了「有毒劣等」的代名詞,讓人不勝唏噓。
一些標榜老品牌的大企業,竟然名列榜單,這些食品從小吃到大,卻摻入工業原料,堂堂大廠自毀信譽,不顧企業道德良心,「痟貪鑽雞籠」,讓人想不透?
對此阿基師說出重話,食品業者在出現問題時,常說自己也是受害者,但他們沒有理由說這句話,美味不是代表很會煮,良心道德更重要,應盡嚴格把關責任。
台灣品牌一夕崩盤,大企業難辭其咎,為杜絕廠商見利忘義,消費者不要迷戀美味,購買時仔細檢查,不買來路不明、標示不詳及廣告不實的食品,抵制不肖業者,才能迫使企業低頭,多點道德責任和良心。
黃富生(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