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魔對抗四天後,毒物專科威權林杰樑醫師因敗血症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昨天病逝,享年五十五歲。這個訊息使敬佩他的國人悵然若失,要再看到他,只能透過電視的重播畫面。
林杰樑醫師不是一位「討喜」的醫界「名嘴」,他每次發言「讓人感冒」。幾近「危言聳聽」的警告,對「好吃一族」更是當頭棒喝,說白一點的就是「每一種美味都與病源」同體。相信他的,只好選擇戒口。林杰樑醫師比消基會幹部更喜歡「多管閒事」,所以不論是新聞採訪或政論節目,林醫師總是義不容辭的站在第一線扮演「烏鴉」。
他是專家,娓娓道來,言之成理,讓業者膽顫心驚,因為有可能會嚇跑顧客;讓消費者深切反省,該有所節制;更幫衛生單位分攤政令宣導的工作,林醫師深入淺出的分析,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知道「病從口入」。
林醫師有病在身多年,對病痛與食物間的因果特別有研究。或許因自己的「重傷害」已不可能「起死回生」一舉痊癒,他除了花大部分時間投入研究外,也願意拖著病體不厭其煩告訴大家吃東西要小心,這種仁善精神值得世人肯定與追懷。
權威醫師常有,類似林醫師的「敢言」卻不一定常有,有毒的食物愈來愈多,除了政府和消基會,國人是多渴望和期待更多像林杰樑的俠士,替我們健康把關,打擊奸商。
哲人已遠,典型長駐,我們在感念之餘,何妨想想這些日子以來,林醫師給我們的「諄諄教誨」,品嘗美味時,還是三思為念。
如果衛生署願意主動與電視台合作,將這些年林醫師在節目上的「談話」內容製作醫療「專集」,加上林醫師畢生鑽研的心得集結成冊發行,相信對國人的健康會發揮「暮鼓晨鐘」的警示,對全民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