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編寫三本高中歷史教科書,因內容使用「日據」、「明鄭」等字眼,被教育部教科書審定委員會認為不符課綱而退回。
歷史學者對此看法兩極,有學者認為民進黨執政時期為了去中國化改成「日治」,國民黨卻沒改回來,是不對的。但另一派學者卻主張,「日治」比較符合歷史事實。教育部維持中立,表示既然支持「日治」及「日據」的學者都有,希望兩派說法都可出現在教科書中。
大人為「日治」、「日據」吵翻天,學生則暈頭轉向霧煞煞,到底要聽誰的?考試如何下筆?教科書未解惑先「惹惑」,讓人搖頭。
歷史是一種教訓不能忘,但歷史往往因主政者立場不同,「一個事實,各自表述」。教科書往往也配合主政者的意識形態,改來改去,民眾「無所適從」。
政治是主觀的,感受也不同,老一輩有人談起日本咬牙切齒,認為當時的日本人無惡不作,罵詞用盡。也有人盛讚「日治時代」治安良好,人民守法」用的都是正面話,「懷念不已」的表情掛在臉上。
歷史不能忘,但眼光要往前看,過一陣子就把「沒有答案」的老問題拿出來炒作,引發社會爭議,徒增民眾困擾,省省吧!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