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妹留俄磨難多 學會尊重音樂

 |2013.07.16
5195觀看次
字級
台灣女孩黃詩婷欽佩俄國人對音樂的態度,十五歲起獨自赴莫斯科追逐音樂夢。很多人不解為何要到冰天雪地的異鄉,接受文化、氣候、語言、飲食考驗,她認為,當莫斯科音樂院學生是幸福的,教授把學生當孩子疼,留俄的磨練轉化成養分,「來凍一凍很值得」。(圖/王慧瑛)

【本報新竹訊】台灣女孩黃詩婷欽佩俄國人對音樂的態度,十五歲起獨自赴莫斯科追逐音樂夢。很多人不解為何要到冰天雪地的異鄉,接受文化、氣候、語言、飲食考驗,她認為,當莫斯科音樂院學生是幸福的,教授把學生當孩子疼,留俄的磨練轉化成養分,「來凍一凍很值得」。

黃詩婷今年二十歲,讀莫斯科音樂院鋼琴系一年級。她十一歲堅決走上音樂路,起步比同學晚,全靠加倍努力。媽媽彭玉秋說,女兒考國中音樂班前,心思全是練琴,問她晚餐好不好吃,她竟說「沒留意,只想趕緊吃飽練琴」,足見投入程度。

從建華國中音樂班畢業後,黃詩婷進入師大附中音樂班,以曾留俄的指導教師葉孟儒為目標,高中三年寒假獨自赴俄國參加音樂營。高中畢業,她考取莫斯科音樂院,赴俄展開六年留學生活。

「為什麼外面零下三十度,又下著百年來最大暴風雪,全莫斯科照常上班上課?為什麼辦簽證排一個早上,排到時辦事員卻說明天再來?」黃詩婷笑說,一開始為俄國行政效率差、不準時的狀況氣炸了,但轉個念頭,「在莫斯科,沒有不可能的事」,若因此視為畏途,那損失可大了,因為當莫斯科音樂院學生很幸福,教授對學生視如己出,加再多課都不收錢。她說,教授甘願花一個多小時車程,只為陪學生彩排十分鐘,一句「很高興看到妳成長」,讓她感動極了。

為滿足親友對莫斯科的好奇心,黃詩婷常在臉書分享異國生活點滴。她說,留俄最可貴的收穫是面對音樂的態度;詮釋每首作品前,先了解它的個性、尊重作曲家的心血,只要練琴開始浮躁,就告訴自己,靜下心,用耳、用心、用腦。

黃詩婷說,莫斯科冬季冷到零下三十幾度,圍巾都會結冰;為了省錢,她為買一包折合新台幣一百五十元的水餃考慮了大半年。她也曾半夜排隊登記琴房,好不容易排到,卻因徹夜沒睡,加上地中海型貧血,連彈琴的力氣都沒有。生活上種種不便,黃詩婷不以為苦,她說,「心靈快樂比物質重要」,因為有對音樂的熱愛和執著,這些苦變得微不足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