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滑成癮 小小低頭族問題多

李祖翔 |2013.07.16
1568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二○一三年手機及App使用調查報告」,發現學齡期兒童與少年使用手機出現「人手一機,智慧型手機擁有率高」、「機不離身,使用頻率高」和「隨點隨玩,3App(兒童不宜的項目)下載率高」等「三高現象」,導致出現手機成癮症、和陌生網友當朋友、下載安全未把關三危機。兒盟質疑:「孩子真的需要智慧型手機嗎?」呼籲家長反思。

根據台灣十九縣市,國小五、六年級及國中七、八年級二千四百八十三份有效問卷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三十八點七的孩子擁有智慧手機,數量比擁有一般手機的孩子高出一點八六倍,使用時數也比一般手機擁有者多六倍,然而,百分之八十五的孩子用智慧手機聽音樂、百分之七十八玩遊戲、百分之七十照相、百分之六十五傳訊息,僅百分之十七用於找教育資訊。

兒盟執行祕書黃韻璇表示,這些孩子每天用手機傳訊息、聊天的數量約二十則,包括使用LINE、We Chat、What's App等,有百分之十每天傳訊或接收超過八十則訊息。手機重度成癮延伸問題多,成癮行為包括「經常因為沒帶手機出門而感到不安、無法使用手機就覺得煩躁或生氣、如果父母限制使用手機則會和父母吵架」,而持有智慧手機的孩子,成癮嚴重程度是用一般手機孩子的五倍。

智慧手機的普及,讓「網路安全」再度出現漏洞,百分之二十二點八的孩子會和加了App的陌生朋友見面,下載內容則有許多色情與暴力內容,因為百分之六十三的孩子說,不了解App分級情形,約四分之一受訪者表示,曾在手機看到朋友發布的不雅照或影片,此外,平均每四個有智慧手機的孩子,就有一人曾暴露個人資訊給陌生人。

兒盟昨也邀請四名六至七年級孩子描述使用智慧手機的問題,孩子說,無論熱門排行榜或App廣告,都有色情、暴力畫面,但他們在家長管理下,每天使用時間只在一小時內,倒是不少同學整天掛在網路上,上課、吃飯、走路、回家、聚會、睡前都要「滑手機」,平均每半小時一次,還養成「隨時打卡、隨時下載」習慣。黃韻璇強調,家長務必了解App分級制度與篩選App的必要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