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赴印度取經的唐代高僧玄奘大師,曾在印度北部攻讀佛學的「母校」那爛陀大學(Nalanda University),八百多年前遭突厥大軍破壞後荒廢,明年可望「復學」,提供近百名學生修讀歷史學院、生態暨環境學院提供的研究生課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將擔任新那爛陀大學校長、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執掌諮詢委員會。未來將與耶魯、北京大學等知名學府合作,盼打造成世界級學府,重現昔日那爛陀大學在學術界的光芒。
「那爛陀」梵文意思是「知識的給予者」,是古印度佛學的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傳授哲學、邏輯、語言、天文、數學、醫學等知識。
二○○六年,時任印度總統的卡拉姆發起大學重建計畫,希望能藉此帶動全國最貧窮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獲中國、新加坡、日本、泰國等亞洲十六國支持復校計畫。新的那爛陀大學可望成為印度文化軟實力。
新校將在比哈省(Bihar)拉杰吉爾(Rajgir)的那爛陀寺遺址十二公里外重建。校園將採用太陽能,中央為一大型人工湖,一座巨大圓頂圖書館將坐落湖畔,整體設計符合古代佛學建築理念。校舍二○二○年建成,落成前會在臨時校舍上課。
新的那爛陀大學不只研究佛學,還設人文學科、經濟暨管理、東方語言等六所學院,為二千四百五十名學生提供碩士、博士課程,明年先開辦歷史學院、生態暨環境學院的研究生課程,師生比為一比五,它也像古時的那爛陀大學一樣,是一所寄宿大學。
校長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表示,未來將與中國北京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和南韓首爾大學緊密合作,希望成為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資金不足且偏遠 建校困難
那爛陀大學重建計畫是由澳洲負責新校的生態及環境學院部分資金,新加坡就負責設計、建造圖書館,泰國、中國亦捐助了逾百萬美元。
不過學界估計,開辦一所世界級大學動輒要近十億美元(新台幣三百億元)資金,目前資金明顯不足,加上學界都希望大學城有文化設施、咖啡室等交流地點,因此要在窮鄉僻壤打造世界級學府的困難更大,世界頂尖的學生、學者,會否願意來此教書或就讀,是個很大問題。
校長阿馬蒂亞‧森也不諱言,昔日的那爛陀大學花二百年才興盛起來,「相信這次至少也要花上數十年」。所以也有人認為,那爛陀大學的歷史意義,加上附近還有佛陀悟道之地菩提伽耶(Bodh Gaya),相信對學術界仍有一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