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 也有吃美食的權利

梁瓊白 |2013.07.08
1675觀看次
字級
圖/原水文化提供

二○○九年,我被檢查出罹患乳癌的時候,當下有如青天霹靂,心情的沮喪當然難免,甚至有來日無多的悲觀。對一個極少生病的人來說,也許不能接受;但對現代人而言,罹癌其實是很容易的,因為現在的生活環境、工作壓力、飲食習慣等,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身體的變化,稍一失衡,疾病便上身,更嚴重地可能就跟癌症掛上等號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現代醫學發達,很多嚴重的病都有被治癒的可能,因此即便是癌症也未必只能等待死亡。

沮喪、恐懼、無助,還有憤怒,都是癌症病人可能會有的情緒反應,但是疾病不會因為這些情緒而消失或減少,因此情緒過後,就要讓心情平復下來,認真面對、接受事實,然後冷靜思考治療之路。

因為,即使不幸得了癌症,只要及早接受治療,重新檢視,並且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心靈,重拾健康人生並非遙不可及。

為了度過這段難捱的時光,讓病人吃好、睡好,是非常重要的調養,乳癌病人雖說飲食上沒有特別的禁忌和食補,但是增加血紅素、白血球,以便化療順利進行還是非常重要,所以家人可以多準備這類食物,讓病人在日常三餐中攝取到這些需要的營養素,我也會提供食譜。我自己對飲食的需求並不是那麼刻意地照表操課,反而因為化療所造成的噁心、嘔吐,常讓我對食物沒什麼胃口,因此我吃東西都是看當下的需求。當我餓的時候,心裡會反應出想吃某種食物的欲望,只要是沒有添加物的安全食品,我想吃什麼就煮什麼或買什麼回來吃。酸的、辣的、甜的都不忌口,只要吃得下就吃,等身體情況比較好的時候再去講究養生,我想對化療中的癌症病人,這是比較務實的需求。

雖然我是很聽話的病人,但我也不虧待自己,不論我吃什麼、喝什麼,都要食物美味可口才行,當然也會在可以做到的範圍內兼顧營養,例如,雖然我知道喝水對身體有益,尤其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藥劑排出體外,但整天喝些毫無味道的白開水我就是不喜歡,所以我就自己調配飲品,煮些決明子茶、桂圓紅棗茶,當我口渴的時候就喝它代替白開水;還有一些現成的茶包,例如薰衣草、洋甘菊、玫瑰花茶,只要用熱水泡開,再調入蜂蜜,香香甜甜的,好喝多了。那段時間只要我躺著休息,旁邊就會放一個保溫杯,裡面裝的都是調好的茶飲,隨時入口都是溫熱的,因為我不喜歡喝冷飲,即便是夏天,或是康復後的現在,我還是維持隨身攜帶保溫杯喝熱飲的習慣。

不過,美食只是生病期間的調解劑,只是為了讓生病過程中有好心情,過與不及都不是養生之道,因為好吃而吃太多,對病人並不好。所以即使生病期間,我還是遵守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一些含咖啡因的飲料、茶飲,我從來不喝,因為我的體質會因為喝了它而失眠,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

我自認是生命韌性很強的人,這可能跟我小時候克勤刻苦的生長環境有關,而成長過程更是飽受挫敗,但無形中也磨練出堅毅的個性,要不是得了癌症讓我沮喪,我都覺得沒有難得倒我的打擊。其實現代人所處的環境,要一生平順、不受外在因素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只是每個人有不同的調適與抗壓性。

每當我心情不好、開始鑽牛角尖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這樣會影響健康,我要活下去就不能讓憂鬱啃蝕,於是就找朋友陪伴,找不到就自己去逛街、去看表演、去看展覽,等心情紓解了,平靜了,回家大概也累了,只要放鬆心情睡一覺,隔天清晨醒來,又是嶄新的一天。

(本文摘錄自《梁瓊白的五心級抗癌美食》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