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今年有十三位國中小校長辦理退休,這些校長大部分都未達屆齡。宜蘭縣共有一百所國中小,一年有百分之十三的校長選擇「早退」,原因值得探究。
個人在擔任宜蘭縣教育處長期間,只有兩三位校長辦理退休,大部分是屆齡或健康理由辦理退休。
此次十三位退休的校長都與我熟識,辦學績效良好,也有豐富的行政經驗,但他們大部分因為教育環境變化過大,感嘆校長無法以辦學熱忱改變教育環境,只好選擇退場。
這幾年台灣教育環境改變之大,讓國中小校長有責無權,無法依其教育理念推展校務。
在教師工會成立之後,教師權的擴張令這些校長行政業務難以推動。
以各校行政主管聘用為例,主管加給和導師費相當,兼行政主管者還得在寒暑假上班,自然不再會有人願意兼行政職。
宜蘭縣各國小校長聘任行政主管時,大部分以人情請託,才有教師願意接行政職,如果校長面子不夠大,只能用輪流甚或抽籤方式請教師兼任。一個學校的行政團隊被動式組成,行政效率可想而知。
宜蘭縣校長遴選有一個奇怪現象,年資較長的校長,可以轉任時,都選擇班級數小的學校,班級數大的學校,反而讓資淺或是新任的校長擔任。大學校並非一定要資深的校長不可,但資深校長不去大學校,是令人憂慮的教育現象!
從教育人才培育的角度看,一位五十幾歲的校長正是最佳的教育管理者,有成熟的教育理念和行政經驗,在宜蘭他們選擇離開其所愛的教育現場。行政體系可曾努力挽留這些教育人才嗎?我們可否改善整個教育問題?
教育政策不明、過多的評鑑、永無止境的被要求行政支援、教師權的增加等問題,都是讓校長早退之因,若不尋求因應之道,國中小校長何能有良好的傳承,或許未來國中小校長在無人願意擔任下,有可能會以抽籤來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