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看世間--上善若水 廖洪標創新石灣陶境界 郭書宏 |2013.07.08 語音朗讀 52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廖洪標對石灣陶的執著努力,將佛像陶藝提升到更高的藝術層次,使之在美術殿堂裡占有一席之地。他身旁的〈釋迦牟尼坐像〉,正是他創新與突破的代表作。圖/記者邱麗玥廖洪標在作品〈觀自在菩薩〉中,拋開工筆畫般的精雕細琢,而是採用透明釉,表現衣服、飄帶淺綠色絲綢的質感,增加衣紋線條的流暢,以彰顯觀音溫柔端莊、清麗典雅的氣質。圖/記者邱麗玥 〈千里走單騎〉中的關公綠袍是以自然綠釉表現,色澤產生如翡翠般的透明青翠,是廖洪標將真的緬甸翡翠研磨成粉,融入釉色中燒製所得。圖/陶陶居提供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盛名的石灣陶大師廖洪標,創作超過一甲子,年近八旬的他,畢生將石灣陶從傳統的廟宇裝飾工藝,巧妙融合東、西方雕塑特點與技巧,讓作品提升到深具個人風格的宗教藝術層次,使諸佛菩薩與羅漢像,也能在美術殿堂裡占有一席之地。 石灣陶起源於廣東省佛山石灣,以人物造型著稱,素有「南國陶都」之稱,與江西的景德鎮、江蘇的宜興市等在陶瓷工藝上分庭抗禮,在明代已有「石灣瓦,甲天下」之譽,反映出當時石灣生產建築陶瓷的地位;近代石灣陶藝人才輩出,廖洪標即其中佼佼者。 從小耳濡目染 陶藝世家的廖洪標,從小耳濡目染,終日與泥巴為伍,小學畢業後隨父親廖作民與堂伯父廖堅等前輩學習。廖洪標說,父親從教導創作技巧、調配釉色,要求用心揣摩前人名家的造型、神韻、衣褶線條等,不僅為他打下紮實的基礎,並一再告誡他:「不能只為糊口而從事陶藝,一定要有自己的藝術執著與追求!」 十九歲時,廖洪標在工藝生產合作社擔任創作設計員;三年後,他進入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民間雕塑研究班」學習,這讓廖洪標學習到東、西方藝術的理論與實踐,並提高眼界、開闊視野。「在那裡,第一次聽到我們不是工匠,而是藝術家的說法,徹底改變了我的觀念。」廖洪標說。 遇危機求創新 一九五九年,廖洪標從北京回廣東後,機緣巧遇當時正在佛山拍攝專題片的陶藝大師劉傳,於是拜劉傳為師,再深入研究石灣傳統技藝。在這段時期,他潛心鑽研前輩名家的作品,並嘗試從中求新、求超越,正當臨摹已達爐火純青之際,他的數件創作卻被商人以潘玉書、劉傳的名義出售,這讓廖洪標深感沮喪與失落,就此醒悟:「沒有創新,就等於死亡。」 危機就是轉機。文革時期,廖洪標被調派參加多項大型現代人物群組雕塑,與各地學院派的教授們一起創作學習,使他對西方雕塑的人體結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些生活體驗與工作經歷,讓他重新投入傳統宗教題材的創作,以靈活的技術融合中、西雕塑特色,並更熟練地運用粗曠、苦澀的手法,讓原是點綴廟宇建築的石灣陶,成為獲獎無數,甚至是拍賣市場炙手可熱的藝術精品。 屢獲獎獲肯定 醞釀兩年打造的〈釋迦牟尼坐像〉,正是廖洪標創新與突破的代表作。他表示,佛陀像在中國傳統雕塑中,多以成佛後的豐潤法相為主,但這尊佛像卻是刻畫成佛前瘦骨嶙峋的苦行僧樣貌,「取老子『上善若水』的意涵,整尊佛像的肌理皺褶如同水流,暗喻已洗滌內心的欲與貪婪;我想表達佛陀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而〈釋迦牟尼坐像〉一作,更於一九九○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一等獎、中國陶瓷藝術評比一等獎等,證明廖洪標的「創新」是成功的。 再以〈悟法禪宗達摩〉為例,廖洪標人物結構上大膽採用倒三角形造型,表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而悟得禪法的達摩,從靜坐到站起來面向天際、舒展雙臂的神情,尤其達摩衣袍以瑰麗奇絕的藍鈞釉表現,除增添視覺效果與嵩山景色的想像外,賦予作品氣貫山河、神悟自然的氣勢,更突顯一代宗師所散發出來的恢弘氣度。 石灣陶塑除人物的造型神態外,衣服釉色則是另一觀賞焦點,如〈飲酒濟公〉中斑斕變化、毫無規則的藍鈞釉,正烘托出濟公尊者不修邊幅、擺脫戒律的性格;〈千里走單騎〉中的關公綠袍,是以冰紋綠釉表現,色澤產生如翡翠般的透明青翠,是廖洪標將緬甸翡翠研磨成粉,融入釉色中燒製所得。 國立歷史博物館表示,民眾若想更深入認識現代石灣陶藝,並感受一代石灣陶大師的手藝,即日起至八月十一日在史博館舉辦的「石灣陶魂─廖洪標陶塑藝術展」,精選展出四十件廖洪標精采的石灣陶作品,亦為國內有志從事陶藝創作、宗教藝術者,一次絕佳的觀摩機會。 前一篇文章 印度佛陀悟道處 遭恐怖攻擊 下一篇文章 聖母盃媽祖文化攝影展 台中展出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6【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7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8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9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 作者其他文章北巿報業公會 《人間福報》任常務理事、監事大師對佛光人的期許創辦國際佛光會 弘法全球爭取國定佛誕 凱道同慶母恩佛光山是十方叢林 住持傳賢能 金門吉祥地 兩岸佛教共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