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有部分地方政府,透過「超商免費餐」或「待用餐」等方式提供弱勢學童免費餐點,不過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公布的「二○一三年弱勢學童暑期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有三成二的弱勢學童不敢或不願去領,理由包括不想留下資料或怕丟臉等。
可見措施還有改進空間,政府還得多多宣導,不要讓錯誤觀念影響到照顧的美意。
暑假是很多孩子期待的時光,卻有孩子很煩惱和害怕,可見我們沒有完全了解孩子的想法,是值得警惕的訊息。
對許多孩子來說,暑假非常漫長,能夠讓孩子充分休息,感受快樂的假期。對於弱勢的孩子來說,放假卻可能代表著沒有歡樂,連每天供應的營養午餐都沒有著落,成了飢餓的長假,處境堪憐。
弱勢的孩子煩惱是沒有人可以指導功課、害怕無處可去、擔心一個人在家。我覺得社區最接近這些孩子,可以結合社會資源來幫助他們,例如邀請大學青年義工做課業輔導,解決功課問題,或者打球、學樂器。
利用公共空間如村里辦公處成立社區圖書館,讓學童可以在此完成課業輔導,一則可以看書,一則讓孩子有去處。
當多數學生歡度暑假,千萬不要忘了還有很多孩子需要大家的關心和協助,期待大家主動發揮愛心,讓這些孩子也能擁有快樂無憂的假期。
蕭靜方(花蓮縣/幼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