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經常給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做不錯」的保守心態;對許多新事業毫無所悉,無形中扼殺了產業商機。最近網路家庭(PChome)董事長詹宏志砲轟金管會,限制非銀行經營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質疑「有此政府,何須敵人?」行政院日昨緊急協調相關部會,院長江宜樺決定鬆綁開放。
網路無國界的時代,電子商務的影響力愈來愈大。以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阿里巴巴為例,去年交易總額達一點一兆人民幣,相當新台幣四點八兆元,超過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三分之一,已超越美國的eBay與亞馬遜的總合。這樣一股消費力,實在驚人。
阿里巴巴旗下拍賣網站「淘寶網」(C2C),去年七月在台灣成立辦公室,要加強拓展台灣市場,已令本土業者受威脅。
為解決網路上買賣的風險,淘寶網另成立「支付寶」,做為第三方交易支付平台。買家在「支付寶」上開立虛擬帳戶,先存一筆錢,上網訂貨且取貨後,再按鍵通知「支付寶」付款給賣方,如此可避免網路詐騙,也讓電子商務快速成長。
阿里巴巴發展迄今十年,占大陸六成以上網拍市場,掌握五億個會員資料庫,成為開發新產品的行銷利器。由於大陸國營行庫主要經營國企等大企業放款;忽略中小企業這一塊,阿里巴巴進一步開發出線上貸款給網路商家,兼賣保險商品。
新的需求刺激更多網路創新,阿里巴巴加速了中國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的發展模式。
電子商務發展一日千里,非銀行業者如美國的Paypal經營第三方支付服務已十五年,「支付寶」經營網路代收代付業務也有九年。台灣卻限制非銀行業者開辦電子錢包的業務,難怪詹宏志批政府管理的視野,連非洲都不如。
其實,台灣的電子商務發展比大陸早得多,一九九五年雅虎、亞馬遜與eBay在美國成立,台灣博客來網路書店同一年成立,接著是一九九八年PChome購物網站成立。不過,台灣電子商務占零售業總額僅百分之三,還不成氣候。如今淘寶網來勢洶洶,金管會對網路第三方支付多所限制,不僅不利台灣電子商務發展,還可能逼業者出走。
在江揆出面協調後,金管會同意在一定金額以下,非銀行業者可以經營電子錢包,未來這項業務由經濟部負責,三個月內完成方案提報行政院院會決定。面對重大民意反彈時,江揆明快進行跨部會協調,朝向鬆綁的方向,值得肯定;不過,網路業者爭取第三方支付服務至少五年了,官方一直以「研究中」藉口拖延,可見行政效率,值得認真檢討。
景氣持續低迷,政府要拚經濟,卻因財政拮据,公共建設預算進一步萎縮;另一方面,受薪階級實質薪資倒退,民間消費疲軟。此時若能大力拓展電子商務市場,排除各種障礙,可為民間消費注入強心劑,有助於經濟成長。
從這次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政策鬆綁的發展過程來看,金管會管制的老舊思維,實在該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