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報導】大陸四川省南川區旅遊局宣布,世界遺產中心日前函覆受理「南川金佛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南川區副區長鄭遠學表示,為推動金佛山申遺和創建5A級景區,已制訂改善方案,將於六月底全面竣工。
原名九遞山的金佛山,海拔二千二百多公尺,明代改名為金佛山,因寺而山名。金佛山是南川最早的佛教活動場所,始於宋,興於明,曾為佛、道共處,之後成為佛教聖地。
據傳,金佛山在鼎盛時期,有佛寺一百二十多座,以金佛寺為中心,附以鐵瓦寺、鳳凰寺、蓮花寺,形成全山四大叢林,百餘分寺的格局,蔚為中國一大名山。明末清初,戰事頻仍,且多自然災害,寺廟漸趨朽壞。
清康熙至道光年間(十七至十九世紀中)佛教復興,清末民初再次衰敗。民國中期,中國佛教協會先後派海林、德勇法師為金佛寺住持,名剎名僧,香火與佛教文化達到鼎盛。
金佛寺為金佛山四大名寺之首,建於明代,占地逾六百平方公尺,建築別具一格,前廊石柱上鐫聯「西蜀如初福地,南平第一名山」,寺前的天生橋是至金佛寺的必經之路,橋高、窄、險,有「不誠心者難過天生橋」之說。每年夏、秋兩季,朝山拜佛香客絡繹不絕。
為了希望能成功申遺,今年初,市佛教協會副會長道堅法師赴金佛山提建言,盼整建古佛洞、金佛寺、鳳凰古寺等佛教活動場所。
另外,根據第四屆金佛山佛教文化論壇,金佛山將陸續舉行佛教主題的音樂晚會、佛教文化石刻文化研討會、金佛山佛教寺廟遺址拓片展、佛教文化書法現場筆繪等活動,全面提升金佛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