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食品連環爆!從義美以過期原料製造小泡芙,到「毒澱粉」事件、菜脯添加防腐劑、黑心醬油,以及糙米驗出農藥等,台灣「美食王國」的招牌幾乎被千瘡百孔的食品安全震得搖搖欲墜,出口商品不時遭攔截,人際之間的信任蕩然無存,災情不小。
有人痛批衛生署未隨時把關,讓黑心廠商以民眾健康當祭旗,大賺黑心錢,但就如爆發「塑化劑」事件一樣,若非服務於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楊姓技正在抽驗益生菌違法摻雜減肥西藥時,意外發現檢驗儀器出現異常訊號,誰會懷疑檢驗合格的背後,其實是一副副視人命如敝屣的黑心嘴臉?但能有幾個「楊技正」應付得了黑心業者「驗一套、賣一套」的做法呢?
近來逛市場,發現只要與澱粉沾上邊的攤子,氣氛都相當詭異。
攤商依規定出示檢驗合格證明,卻難掩門可羅雀的現實;他們也許原本就是童叟無欺的好商人,如今卻只能無奈承受眾人投以「嫌疑犯」的眼光!問業者如何自處,除了搖頭,就是祈禱,因為「相信」的主動權在消費者,他們只能希望風暴盡快雨過天青,否則眼前的一切就是他們的所有,生存絕對要亮紅燈。
臨走前,筆者選擇「相信」,消費了他們的產品,但不得不承認,這確實需要勇氣。
「(毒澱粉)吃一點也不會死!」聽得讓人直搖頭,卻也不意外。
或許,在某個幽暗的角落,醜陋人性、黑心商品正蓄勢待發,這場風暴雖然「空前」,卻不會「絕後」。
人際之間的信任,難道從此「謝謝,再聯絡」?
倘不幸言中,不啻宣告眼前台灣任何的榮耀美讚,將有如「沙灘上的城堡」般的不可靠,而優勢也將在互信不足下空轉耗盡。這般犧牲國民健康與國家信譽,成就少數人黑心暴利的行徑,「是可忍,孰不可忍!」
卜平(高雄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