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廚偶記--諾貝爾級便當

宇文正 |2013.06.03
1185觀看次
字級

一位前輩詩人對我推薦「菜飯」便當,方便省時,冰箱裡有什麼加什麼,還能兼顧營養。我一直還沒嘗試,總覺得做便當行動才剛開始便尋思省事,之後要如何持續?這一招應留作急用,比如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日,當晚須加班晚歸,便可派上用場。結果諾貝爾揭曉日到來,我中午興起,預先做好了便當,此招還是沒用上。向其他作家問起私房食譜,有人便諾諾說道:「我會的恐怕也是『諾貝爾級』的!」

一直還沒動手做之前,「菜飯」兩字卻長在我心。主要是「菜飯」這個詞很勾動一種小資情調。

國小時音樂課唱〈農家好〉,「農家好,農家好,衣暖菜飯飽……」那本來只是說有菜、有飯吃得飽,我卻老想著媽媽做的高麗菜飯。後來讀《儒林外史》,開篇第一回,王冕去幫鄰家放牛,那秦老便對王冕說:「我老漢每日兩餐小菜飯是不少的,每日早上,還折兩個錢與你買點心喫。」這書裡多次提到「小菜飯」,跟武俠小說裡動輒來幾斤肉、幾兩白乾,氣氛大不同,我直覺上便把「小菜飯」跟讀書人的飲食聯想在一起。當然,「小菜飯」指的是簡單的菜和飯,並不是把菜、飯和在一起蒸煮之意。

小時候,媽媽不想做菜便以高麗菜飯打發我們。說「打發」,是因為吃高麗菜飯時,桌上是沒有其他菜的;有時也可能是竹筍粥、南瓜粥、大滷麵、麵疙瘩,這些,我的大哥老爺一看到常垮下臉來。我二哥好胃口,媽煮什麼吃什麼,實際喜不喜歡我不知道。至於我,可能自幼便懂得察言觀色有取悅人格,總是歡喜接受。我其實有點挑嘴,小時候不吃的菜還不少,蔥薑蒜一律留在碗內,所以可能真心喜愛這類吃食吧。

我對蘿蔔糕、鹹湯圓之類的點心充作正餐也都特別歡迎,跟大哥相反,他喜歡白飯,正正式式的幾道菜,像他做學問一樣一絲不茍,做他老媽、老婆的人也得一絲不茍,真累。長大後在各種餐宴上,尤其江浙館子,常在幾道菜後來一道菜飯,服務生為每人分一小碗;做得好的,眾人讚美,更甚於前面上的大魚大菜。我心想:小時候媽媽打發我們的偷懶飯,到這兒變珍貴了。有的卻拌一堆生蒜瓣,感覺真粗魯,營養也不能這麼吃!媽媽少許蝦米或肉絲與高麗菜蒸煮的菜飯,回憶起來格外甜美。

這天我終於做了菜飯。蒜碎爆香小櫻花蝦,炒大把切段的高麗菜、紅蘿蔔絲,再連米拌勻,放進電鍋煮熟。這樣就好,蒸出來顏色漂漂亮亮的,一點紅絲就夠了,不要雜七雜八燴成一團。再做個豆穌鱈魚、竹筍烘蛋吧,兒子跟他大舅舅有點像,不好養。我說嘛,做菜飯並不比較省事,一點也不諾貝爾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