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雲大師
再說到妙蓮長老。他是安徽巢縣人,民國十年出生,比我長六歲;但討巧的是,我比他早半年受戒。按照叢林的規矩,戒臘高的人要在前面;雖然我早他受戒,但他年齡比我大,和他一起排班時,我都自願讓他走在前面;妙蓮老很謙虛,都讓我走在他的前面。他就是這樣推崇我,一路走來,我們也算是老友了。
妙蓮長老參學於蘇州靈巖山,繼承印光大師的宗風。民國三十八年前往香港,起初吃了許多苦,住過大嶼山,後來在青山閉關二十餘年。其間,修行「般舟三昧」達十次,每次三個月為一期,可見他悲願弘深,修持嚴謹,讚美他是有道高僧,也不為過。
記得民國六十幾年,他前來台灣時,最初掛單在佛光山位於台北民權東路的別院─普門寺。當時,我經常到普門寺講說《金剛經》,都會看到一位老和尚,坐在前排專注聆聽。有一次下座後,我跟他請教,才知道他是妙蓮長老。
他跟我也不多言語,也不和信徒應酬,每次聽完我講經就回寮休息,就這樣,長達一、二年之久。我不知道他掛單普門寺的目的為何,但他也不和普門寺的信徒來往,只是白天外出,晚上回來。想來,是他做人周到知趣,覺得不方便住在普門寺,卻又和普門寺的信徒來往,好像在利用關係一樣。我想,他白天出去,應該都是到他自己的信徒家中訪問,去做家庭普照吧!
爾後,我忙著佛光山的開山工程、從事國際佛光會世界的活動;民國七十五年時,他到南投埔里開山,沒多久,靈巖山就莊嚴巍峨的樹立起來了,真是不可思議的奇蹟。我很欽佩妙蓮老,他到底是有修行的人,好像建設靈巖山比我建設佛光山還要容易一些。
妙蓮老也經常到佛光山來,有一次,特地交給我三百萬,說是他自己的捐獻,要我把大雄寶殿重建得更寬、更深。但是,當初土地的問題,不是那麼的容易解決,尤其是鄰近地主的漫天喊價。佛光山就這樣從一萬塊錢一甲,到十萬塊錢一甲,逐漸又漲到一百萬塊錢一甲、三千萬塊錢一甲,到現在,已經是一、二億元才能買到一甲。這幾十年來,佛光山雖然辛苦買地,但是佛光山也沒有窮,而那許多賣地的人也沒有富貴啊!
我想到開山過程的點滴,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會知道,妙蓮老自己也在建寺院,仍關心我的大雄寶殿建設,實在感念他的情義相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