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表示,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國中會考分成「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等級的大原則不會變,碰到考生比序總分一樣,超額比序也比不出來,就會額外做「標示」如A+、A-等,再細分等級。
規畫國中會考的台師大心測中心,為達十二年國教免試可以零抽籤的目標,日前建議在會考的「精熟」、「基礎」、「待加強」外,在精熟、基礎級中均再額外區分「+」與「-」標示,讓會考最多有七個等級。
全國教師總工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認為,會考分級無需那麼細,教育部需與家長再溝通。為此,國教行動聯盟等團體昨天號召群眾包圍教育部,數十名學生頭戴面具、舉白布條,在現場默哀十二秒,呼籲政府緩辦十二年國教。
參與團體提出三大訴求,包括「檢討教改、嚴懲失職」、「決策透明、程序入法」、「民情為本、和光同塵」,希望政府擬定周延的教育政策,讓國教配套措施、升學制度更為完備。
暫緩十二年國教全國學生會成員、台灣大學醫學系學生蔡炫錡表示,十二年國教立意良善,但配套不齊全,例如志願序、抽籤等制度,使升學變成賭博。
蔣偉寧昨天出席母校台北市立復興高中創校六十周年校慶時表示,他會與教育及家長團體溝通,並宣示,培養學生的「競爭力」將是教育部工作重點,競爭力主要有三個面向,第一是人文與藝術素養,如同人的兩腳,少了其中之一只能單腳行走,相當困難;第二是專業能力培養,第三則是多元軟實力,包括語言、溝通、創新與思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