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類會替幼蟲準備好食物的昆蟲雌蟲,泥壺蜂日常見種類,泥壺蜂又叫蜾蠃,牠的腹部第一節又細又長,整個腹部是圓錐形,體型流線優長;他們通常是獨行俠,並向其他蜂類行社會性生活,但在繁殖期,雌蜾蠃會自泥土上啣回泥糰,用唾液混合、搓成泥球後,再用口、足於牆壁、牆腳或樹幹、樹枝上築成各種不同型式的泥巢,做為幼蟲溫暖舒適的家。
當雌蜾蠃好不容易將泥巢築成後,雌蜾蠃就會捕捉鱗翅目的幼蟲,將其麻醉後儲存在巢底,等到每一室儲備足夠幼蟲食用到化蛹的存糧數量後,就將腹末伸入巢內產一卵,再用泥封住巢口。
當一隻一隻地幼蜂在巢中孵化後,就會開始攝食媽媽用心準備的毛蟲來補充成長所需的營養,等到逐日成長到羽化時,就會以大顎咬破泥巢後飛出,開始展開牠們屬於自己的新生活。
昆蟲媽媽保護他們寶寶的方式,除了提供足夠吃的食物之外,有些種類則是雌蟲表現出護卵行為,例如雌光螢科的昆蟲,雌蟲在產卵後會守護在卵旁邊,而同樣有護卵行為的昆蟲還有黃盾背椿象,雌黃盾背椿象會將卵產於植物葉背,剛產下的卵乳白色似發亮的珍珠,整齊排列,產完卵的椿象媽媽用自己的身體護住所有的卵粒,長達七、八天直到若蟲孵化為止。
另外還有一種昆蟲,被稱為是最具有母愛的昆蟲,他的名字是蠼,屬於革翅目,身體扁略為長形,觸角絲狀,無單眼,口器咀嚼式,上翅短並硬化成革質,尾端特化成鉗鋏狀‧喜歡生活在較陰暗潮溼的腐土堆、枯葉、樹皮、牆角。雌蠼會護卵,有時還會捕捉小蟲餵食若蟲,直到若蟲成長後才離開。
這次選在五月提到這些昆蟲育幼或護卵行為,除了是讓讀者知道,原來在昆蟲裡也是有一些種類,能表達出類似人類親代照顧的種類,但更重要的重點是,生物學是一門總有例外的科學,許多例子無法一概而論,雖然許多昆蟲母親無法親自照顧孩子,但還是有些種類演化出親代照顧的現象,而這也再次顯現了生物及生命的獨特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