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骨灰罈 古羅馬人身後新居

郭書宏 |2013.05.17
3079觀看次
字級
隨著羅馬帝國版圖擴張,羅馬人接觸到許多外國的神祇與女神,神像也多融入希臘等異國文化元素。圖為健康女神海吉爾雕像。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即日起台北中正紀念堂展出的「輝煌時代─羅馬帝國特展」,是台灣首次以羅馬帝國為主題的大型文物展,主要來自義大利佛羅倫斯考古博物館的二百九十八件文物,完整呈現古羅馬在藝術、信仰、生活、建築以及軍事各方面的文明精華,展場中更規畫「宗教與祭禮」區,呈現與鄰近國家文化交融的國際化羅馬諸神像,以及慎終追遠的祭祀文物;展期至八月十八日。

主辦單位表示,該展聚焦於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三世紀中葉,是羅馬帝國的國力顛峰時期。展場共分為「歷代帝王」、「宗教與祭禮」、「公共生活」、「個人生活」、「羅馬家庭」、「羅馬帝國的輝煌時代」共六個展區,透過真實文物,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體驗輝煌時代羅馬人的生活、信仰、文化以及藝術成就。

羅馬人信奉神靈,也崇敬祖先,「宗教與祭禮」展區藉由羅馬神話的神祗、羅馬人崇信的神靈與祭禮,帶領觀眾了解羅馬人的精神生活。主辦單位表示,古羅馬人會在家中天井或走廊入口處設神龕,供奉家神、祖先遺像,並配戴護身符,祈求神靈護佑、帶來好運。這次展出的家神銅像包括:緣起於義大利本土神靈的家庭守護神拉爾,近似台灣的「土地公」,還有掌管聰明才智的智慧之神赫耳墨、生育之神普利阿普斯等,都是古羅馬常見的家庭神祇。

隨著羅馬帝國版圖擴張,羅馬人開始接觸外國的神祇與女神,尤其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亞諸神,東方的埃及與波斯等異教信仰,也大量融入羅馬宗教信仰,近而發展出具埃及冥后形象的幸運女神福耳圖那‧伊西斯(Fortuna-Isis),尤其是她手中的聚寶盆裝飾圖騰,出現了希臘常見的棕櫚葉,可說是異文化信仰結合的代表。

羅馬人的宗教信仰並不期待永生,他們認為人死後會進入黑暗的冥界不復返,由於墓穴是亡者的新居所,因此古羅馬人非常重視喪葬儀式,除製作精美的骨灰甕外,精英階層與富裕人家還會把亡者安置在雕刻華麗的大理石棺中,並裝飾墓碑,記述著往生者生平與功績,兼具美學與向亡者致敬的多元意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