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鎮高雄報導】國立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施明昌,最近開發出新一代更省電持久的二極發光體(LED)照明技術,應用到緊急照明設備,在停(斷)電情況下將能持續發亮至少二十四小時,為傳統緊急照明燈時間的六倍,可作為災害突發時搜尋求救使用。
施明昌經歷半年時間,利用儀器檢測、配置出照度足夠且符合人體工學的LED元件,單顆亮度控制在十至十五燭光,與消耗功率達到最佳平衡,持續發亮情況壽命長達十萬小時,應用在緊急照明設備,停(斷)電情況下則可持續發亮至少二十四小時。
施明昌表示,LED分為可見光與不可見光兩種,因為具備體積小、反應快、照明時間長、不易衰減、外表堅固、耐震動、可全彩發光(含不可見光)、指向設計容易、低電壓、低電流、轉換損失低、熱輻射小、量產容易、環保等優點,被認為極具發展潛力,除了工業用途,在日常生活應用愈來愈廣,以高雄市為例,中正路、四維路一帶已有LED裝飾的路燈,他相信只要在亮度上再突破,就能取代目前以水銀燈為主的路燈,光是節省下來的電費,就相當可觀。
施明昌強調,綠色環保、再生能源的永續利用是世界趨勢,尤其歐盟自七月開始實施的RoHS規範,輸歐商品中對汞(水銀)等重金屬含量嚴格審查,各國競相投入包括LED等環保低污染照明設備的開發行列,因此台灣也要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