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請君入甕」 ≠「甕中捉鱉」

陳良吉 |2013.05.06
3022觀看次
字級

電視劇中時常出現雙方陣營謀略鬥智的橋段,最常出現的台詞為:「我們就來個甕中捉鱉、請君入甕」、「等到一切就緒,就來個請君入甕,殺他個措手不及」,即使是以考據見稱的歷史古裝劇,亦出現「興、苞二將已伏在賊軍退路,待其撤退,請君入甕,來個甕中捉鱉!」

這是謬誤的台詞,因為二者用法差異頗大。

「請君入甕」源自《新唐書‧酷吏傳‧來俊臣傳》載:「來俊臣鞫狀,初興未知被告,方對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興曰:『易耳!內之大甕熾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甕且熾火,徐謂興曰:『有詔按君請嘗之。』興駭汗叩頭服罪。」

意思是唐武后命來俊臣審問周興,來俊臣假意與周興對食,並請教問罪之法,周興即提出「以炭火烤之」的殘忍手段。來俊臣當場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周興當場叩頭認罪。

「甕中捉鱉」則比喻舉手可得、確有把握。如《水滸傳》:「這事容易,甕中捉鱉,手到拿來」;清‧李海觀《歧路燈》:「我見了他,掉我這三寸不爛之舌,管保順手牽羊,叫你們甕中捉鱉。」所以意思用法與易如反掌、十拿九穩、穩操勝券等相似。

電視擔負著社會教育的責任,不可不謹慎於用字遣詞,否則將以訛傳訛,造成誤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