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媽媽 補鈣也補鎂

 |2013.05.03
1362觀看次
字級
圖為預防骨質疏鬆的站立式運動訓練,即雙腳與肩同寬,吸氣將右腳抬起,膝蓋呈九十度角,維持一個呼吸後,吐氣將腳放下。圖/趙容萱

【本報台中訊】母親節將至,很多民眾買鈣片、燉煮排骨湯等孝敬媽媽,台中市菲莉斯診所醫師楊再興說,預防骨質疏鬆,除了要補充鈣質,也要增加鎂、維生素D等,天然食材是很好補充來源,還可搭配步行、遠足、跳舞等增加骨質密度。

骨質疏鬆有「健康的沉默殺手」之稱,只要輕微跌倒或彎腰搬物就可能骨折,患者易跌倒,引發住院、失能等問題,長期臥床的骨折患者也容易引發感染死亡。

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百分之七點六國人有骨質疏鬆症,且隨著年齡增加,特別是女性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症比率達百分之三十五,一般服用鈣片可補充不足,但鈣片會干擾鐵、鋅等礦物質吸收,最好請教醫師建議適量食用。

楊再興說,停經婦女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症,有一半以上不知定期檢測,等骨折才知道事態嚴重;最容易骨折處是手腕、腰椎,可怕是骨折發生前往往沒徵兆,有的婦女輕咳或彎腰就引發骨折,預防之道要從護骨做起。

楊再興發現國人習慣靠鈣片、燉排骨湯等補充鈣質,卻忽略攝取鎂。骨頭結構是三份鈣、一份鎂,鎂可增加骨頭韌性,且預防便祕與結石。

含鈣食物吃愈多就能吸收愈多嗎?楊再興說,鈣質進入人體,必須透過維生素D的轉化才可能被吸收儲存,人體透過日曬會產生維生素D;但並非在大太陽底下曝曬,有自然光源即可,例如在窗前閱讀半小時。

他建議,負重運動也可預防骨質疏鬆,如舉重、步行、遠足、爬樓梯、打網球、跳舞等,可增加骨質密度,是很好的骨骼健康運動。



寵愛媽媽健康配方



項目配方

鈣牛奶、乳酪、海產、蔬菜、乾紫菜、豆類製品、黑芝麻等

鎂紫菜、綠色蔬菜、全穀類、腰果、杏仁等核果類、種子類及香蕉

維生素D魚肝油、肝臟、蛋黃、牛奶、木瓜、芒果、胡蘿蔔、菠菜、番茄

資料來源/ 醫師楊再興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