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栩綜合外電報導】來自世界各地上百名佛教領袖及學者,十三日在新加坡出席「那爛陀--南亞與東亞佛教文化聯繫」國際研討會,與來自印度比哈爾邦規畫委員會副主席辛格等代表,研討亞洲的佛教文化,以及在印度那爛陀附近興建的國際大學和圖書館,同時還將改善附近的設施,以發展佛教旅遊。
這項國際研討會由新加坡外交部、佛教總會、東亞研究所、南亞研究所、東南亞研究院、國立大學人文學院合辦。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表示,在未來數十年,印度和中國將為亞洲歷史開啟新篇章,而佛教古蹟那爛陀,將是讓兩大古老文明再續前緣的重要橋梁。
那爛陀位於印度北部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東南九十公里處。比哈爾邦政府已經為興建那爛陀大學,劃定一塊六百英畝(約二點四平方公里)的土地,土地收購估計在半年內完成。當地距離那爛陀寺古跡只有約五分鐘車程,距佛陀菩提樹下悟道之地菩提伽耶(Bodhgaya)約六十四公里。
楊榮文表示,今年七月他在寫給印度政府一封建議書中,指出那爛陀是東南亞二十一世紀聯繫中心的理想地點,國際社群可以聯手在那爛陀遺址建設一座圖書館,周邊則設立聯合研究中心,專研佛教、印度教、跨宗教對話、交流歷史及跨文化潮流、南亞與東亞的科學及數學等課題,假以時日相信可以恢復昔日那爛陀的輝煌。
楊榮文指出,擁有多元文化、多元種族及多元宗教的特性,新加坡很自然地成為宗教交流站,可以多方舉辦國際宗教活動,促進宗教交流。
那爛陀寺,是古印度也是佛教界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包括唐朝高僧玄奘大師都到那爛陀寺修行和取經,將佛教經典帶回中國。
辛格表示,希望邀請新加坡的大專學府,參與那爛陀大學的管理及課程設計,並有意向新加坡的亞洲文明博物館,學習應用科技。
辛格提及興建那爛陀大學另一項挑戰是資金來源,為此,印度旅遊局將積極開發一條稱為「與佛同行」的旅遊路線,在全國點出二十二個主要佛教聖地,那爛陀是其中之一,希望能利用旅遊收入來支援各項發展計畫。
自一九八八年以來,印度獲中國教育基金會、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總值約二億五千五百萬美元的資助,以開發佛教旅遊聖地及改善水電供應、交通系統等。這些工程估計將在二○一一年完工。
印度政府也將為佛教聖地興建遊客設施、開發道路及鐵路,並改善機場,鼓勵更多航空公司增設航線飛往菩提伽耶機場;這些計畫的費用預料超過十二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