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詩話】 五言律詩奠基人王績

文/吳東權 |2013.04.25
1964觀看次
字級

文/吳東權

初唐最早的一位大詩人,當推王績莫屬。

王績(五九○~六四四年),字無功,隋朝大儒王通之弟,家學淵源,聰明絕頂,自幼天性簡放、不喜拜揖,既不管理家務,也不參與社交,雖以家族關係,十九歲舉孝悌廉潔,授祕書省正字,但是他的癖氣不喜歡受約束,不願在朝為官,所以他一生中三仕三辭,最後寧願在鄉下閒散,飲酒吟詩,遊山玩水,度其餘生。

這個怪人交不到幾個朋友,因為他生活太散漫,昏沉迷糊,唯一好友是他的鄰居仲長子光,是個啞吧,他們經常相約在一起對飲,雖然只能比手畫腳,但是對酌甚歡,相交莫逆。

他嗜酒如命,家產不少,有時也率奴婢長工種黍釀酒,自斟自飲;有時乘牛車經過酒肆,就進去暢飲,醉了就睡在店裡,醒了再飲,常常在酒肆裡停留好幾天不回家,習以為常。

酒醒時,他喜歡閱讀老莊、周易,有時也住在北山的東皋寫作,因此也自號「東皋子」。

有一年在門下省當任待詔,公家每天給酒三升,使他非常滿意,曾對人說:「良醞可戀耳」;侍中陳叔達知道他嗜酒,格外優待,每天給酒一斗,他也喝個精光,同寅都叫他「斗酒學士」,後來愈喝愈多,一次五斗也不亂,因而自號「五斗先生」。

但他本來就瘦弱,加上酗酒,健康更差,只能辭官回家養病;爾後聽說「太樂署史」焦革家很會釀酒,他又想到太樂署去工作,未能如願,他就蒐集釀酒資料,寫酒經、醉酒鄉、著酒譜,還為杜康立祠祭祀,真是十足的酒徒、酒仙、酒鬼,後代詩人,只有李白差可比擬。

在王績留下的五十多首詩作中,談到酒的有十九次,膾炙人口的有〈醉後〉和〈過酒家〉詩,詩云:「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此日長昏飲,非關養性靈。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對酒但知飲,逢人莫強牽。倚爐便得睡,橫甕足堪眠。」

屈原是「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而王績則是抱著「眾人皆醉我何必獨醒」的思想。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他以竹林七賢的阮籍、田園詩人陶潛(淵明)為標樣。他因嗜酒而崇拜他們兩位,又由於他們兩位的詩風超脫齊梁而復於魏晉,所以他的詩也走向魏晉的風格,排除華麗的文采,我們看他這首受人讚美的〈野望〉五言律詩:「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東臬是地名,也是王績的號,所以首句可譯作:薄暮時分在北山東皋遙望,或者也可以說是:我東皋子在薄暮時遙望;第二句「徙倚」是徘徊、徜徉的意思。

這首五言律詩,平平實實,沒有一句誇飾,沒有一詞綺麗,卻把黃昏時節的景象、人物描述得栩栩如生,末後兩句反射到自己內心孤寂、高潔的感慨。

後來的五言唐詩,受王績作品的影響至巨,所以有人認為他是初唐最早的詩人,也是唐代五言律詩的奠基人,。

很難得,他也寫了一首七言詩〈北山〉留下來,中有「幽蘭獨坐清琴曲,桂樹凌雲濁酒杯」的句子,後來杜甫在〈豋高〉詩中居然也借用了他的〈濁酒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

王績五十四歲病逝家中,他也學陶淵明,預先自撰墓文,並交代薄葬,做好「行前準備」,真是一位豁達、奇特的酒仙詩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