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 北師開箱

郭士榛 |2013.04.25
1824觀看次
字級
北師美術館昨天舉行開幕特展「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集合美國大都會、羅浮宮兩間博物館的收藏加上台灣各世代藝術家的作品,展出作品十分豐富。圖/鄭清元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MoNTUE北師美術館,今年與世界首屈一指的法國羅浮宮、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合作,集結古今國內外藝術家十二位辦理開館大展,「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展品橫跨六百年,從英、美、德、法、台五個國家,十四個不同的地點徵集二十三件作品,可說是集古典、浪漫、普普、後現代等風格,二十五日起至七月二十五日展出。

昨日開箱的羅浮宮的六件十五、十六世紀素描,不僅是六百年來第一次在台灣展出,也是首次在亞洲露面;藝術家Sam Taylor-Johnson的影像作品「哀慟」;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同名作品「聖殤」;在人物肢體的形式影像中飾演耶穌基督的演員,正是近來好萊塢賣座巨片「鋼鐵人」男主角小勞勃道尼,藝術家創作此作品時,小勞勃道尼還在勒戒所進行勒戒,對照後來道尼的大紅大紫,這件作品真可說是「鋼鐵人的救贖」。

展品中來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十九世紀石膏模製品「白晝」模製品外,包括六件來自法國羅浮宮十五、十六世紀米開朗基羅畫派的素描作品,以及國外許多當代藝術巨匠作品,國內則包括了陳界仁、謝春德、張乾琦、曾御欽、劉瀚之等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作品。

陳界仁作品「凌遲考」首度呈現作品創作時的手稿原件;謝春德展出北師美術館委託創作的新作「降生」。張乾琦的影像紀錄作品「逃離北韓」述說「脫北者」追尋自由的心路歷程,劉瀚之初生之犢不畏虎,與國內外大師同場較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