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美術館昨天舉行開幕特展「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集合美國大都會、羅浮宮兩間博物館的收藏加上台灣各世代藝術家的作品,展出作品十分豐富。圖/鄭清元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MoNTUE北師美術館,今年與世界首屈一指的法國羅浮宮、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合作,集結古今國內外藝術家十二位辦理開館大展,「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展品橫跨六百年,從英、美、德、法、台五個國家,十四個不同的地點徵集二十三件作品,可說是集古典、浪漫、普普、後現代等風格,二十五日起至七月二十五日展出。
昨日開箱的羅浮宮的六件十五、十六世紀素描,不僅是六百年來第一次在台灣展出,也是首次在亞洲露面;藝術家Sam Taylor-Johnson的影像作品「哀慟」;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同名作品「聖殤」;在人物肢體的形式影像中飾演耶穌基督的演員,正是近來好萊塢賣座巨片「鋼鐵人」男主角小勞勃道尼,藝術家創作此作品時,小勞勃道尼還在勒戒所進行勒戒,對照後來道尼的大紅大紫,這件作品真可說是「鋼鐵人的救贖」。
展品中來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十九世紀石膏模製品「白晝」模製品外,包括六件來自法國羅浮宮十五、十六世紀米開朗基羅畫派的素描作品,以及國外許多當代藝術巨匠作品,國內則包括了陳界仁、謝春德、張乾琦、曾御欽、劉瀚之等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作品。
陳界仁作品「凌遲考」首度呈現作品創作時的手稿原件;謝春德展出北師美術館委託創作的新作「降生」。張乾琦的影像紀錄作品「逃離北韓」述說「脫北者」追尋自由的心路歷程,劉瀚之初生之犢不畏虎,與國內外大師同場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