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裡聞風不動

文/謝宜靜 |2013.04.25
1524觀看次
字級

文/謝宜靜

便利商店



剛滿三歲的小外甥喜歡逛便利商店,每次帶他出門路經超商,小外甥就會伸出短胖的手,遙指著超商,示意要我們帶他進去。便利商店整潔明亮,各類日用品擺放妥當,小外甥喜歡在裡頭走走看看,逛他喜歡吃的小熊餅乾、香蕉、包子,把腳下的啾啾鞋踩得大聲作響,最後通常以蹲在地上看玩具作結,他多半會眼巴巴地盯著看中的玩具,要外公或外婆買給他。

對小外甥來說,便利商店是他出門的重要目的地,他逛起超商可比看巧虎卡通還要專注,深怕漏掉任何一個他覺得有趣的東西。他會把喜歡的物品拿在小手裡把玩一番,然後再放回架上,或者指著他沒看過的物品問:「什麼?」要我們解釋給他聽。

小外甥逛便利商店成癮,即便才剛從超商抱著長輩們買給他的禮物出來,過個街角,若又看到一間超商,他還是會脹紅著小臉,吵著要進去看。逛街似乎是一種小孩的本能,來到這個世界才沒幾年的孩子,當然會對世上的一切感到好奇,而超商的存在恰好就像一本活的目錄,成為小孩認識各種日用品的指南。

回想起我遙遠的童年,雖然還沒有超商進駐城市,不過有一種名為流動夜市的東西,當時的夜市不像現在以小吃美食為主,流動夜市主要販賣一些簡單的日用品,攤商們用長方形的藍色大塑膠盒,把針線、肥皂、茶葉、文具、圖書、玩具……等雜物分門別類擺好於內,放在地上,任顧客蹲下來挑選,於是,每到周五夜晚,我與弟弟就會溜出家門,跟著人潮,逛過一攤又一攤。

那個時候民風還很純樸,父母根本不擔心我們被拐走,會去逛夜市的都是認識的街坊鄰居,我們偶爾還會遇到特別親切的婆婆或舅公,大方掏出零錢,給我們姐弟倆各買一盒蜜蜜糖,身處人群中的我們姐弟倆,就像那些擠在扁圓鐵盒裡的彩色糖球們,享受著擁擠而繽紛的趣味。

現在回想起來,不只懷念童年時期淳厚的人情味,也萬分豔羨孩童們排山倒海的好奇心,高齡逾百歲的日本名醫作家日野原重明在其作《快樂的十五個習慣》一書裡,便把「好奇心與高昂的興致」視為年輕的象徵,或許這也是孩童看起來總是快樂的原因之一,而在這個各式物品可輕易獲得的社會裡,快樂竟反而顯得如此難得呢!

鐵窗



在長假裡回到老家的舊社區,放眼望去,仍然是一整排老式的五層樓公寓,櫛比鱗次,在歲月裡聞風不動,只是略微罩上一層灰撲撲的顏色,被時間蒸薰出陳舊的氣味,而鄰居們也依然是那些熟悉的臉孔,只是毫無意外增添了些許的皺紋與白髮。

舊社區的變化不算太大,若真要說有什麼醒目的改變,大概就是那一戶挨著一戶,如繁殖般,在前陽台上蔓延開來的鐵窗罷。老公寓的前陽台原本就全都作外推的設計,恰似一座座騰空的小庭院,人們在這難得的窄仄空間中,種植花草,晾晒衣被,或是養隻可愛的小寵物,更多時候,可能就是呆站著吹風晒太陽,像是在確定哪個時節到了,或只是想把生活周遭早就瞭然於心的種種,再徹頭徹尾地確認一遍。

記憶中,社區老公寓多半只會在後陽台裝有鐵窗,畢竟緊鄰後陽台的是陰暗的防火巷,有利宵小攀爬,當然要裝上鐵窗了,但前陽台呢?前陽台面對著街巷,光明正大,身手無論再如何矯健的小偷,也很難直接一股溜爬上前陽台,登門入室地行竊罷?可是放眼望去,一戶戶的老公寓,幾乎都在前陽台上裝有了密密麻麻的鐵窗,這些以方格、拱形或稜形元素構成的鐵窗,有著過於整齊畫一的冰冷,把居所裝飾得有如牢籠。

鐵窗擊碎了輕忽忽的陽光,切割了流淌不息的微風,也把窗後人們的身形面目,刻畫成支離破碎的形影,讓人不易辨識了,至於原本就栽種在前陽台的諸多植物,只能訕訕地躲在柵欄般的鐵條之後,勉強探出細長枝葉,像一隻又一隻等待救援的手,無力地想做出最後一搏,而冬被更不能再往前陽台一掛,對著街道坦然曝晒了,那可是老公寓才有的生活樂趣呀,想到這裡,我的心像發霉一般,潮溼且鬱悶。

更令人鬱悶的是,待在老家的這幾天,一直被從隔壁傳來的敲打聲吵得心煩意亂,是為了在前陽台上加蓋鐵窗的施工嗎?應該不是,聲音明顯是從後陽台傳來的,我探頭探腦,仔細觀察,原來鄰居正在拆除後陽台上的鐵窗。但真正多餘的,難道不是前陽台上,那些把門面妝點得猶如牢籠的鐵窗嗎?

與父親閒聊才知,鄰居並非是真的想把後陽台的鐵窗拆了,他們只是想外推後陽台,藉此增加居住的空間罷了。

就像頂樓加蓋,城市動物們總是想盡辦法,在狹窄的所有地上,不斷向外拓展出居住的維度,我問父親,是否曾經考慮過在前陽台上加裝鐵窗?父親搖頭,嫌鐵窗醜陋,且家中沒有年幼的兒孫,毋需考慮安全問題,當然不打算在前陽台上裝鐵窗,那多不透氣。

那麼外推後陽台呢?我繼續問道,父親啞然失笑,且說家裡只剩倆老,哪裡還需要那麼多的居住空間?

是呀,想想我與兄弟姐妹們,各自離家工作生活也都近十年了,就像社區中大部分的年輕人一樣,我們成年了,就往外飛去了,再嚴密的鐵窗都關不住似的,想到這裡,我定神望了一下父親,赫然發現,他的臉上不知何時,也已經爬滿如鐵窗般密密麻麻的細小紋路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