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片IN起來」論壇昨天邀電影導演、監製分享如何在現今拍片環境中生存。《陣頭》導演馮凱笑說,他是拿命去換。
「二○一三國片IN起來」電影論壇昨天舉行,《陣頭》導演馮凱、《不老騎士》導演華天灝、《港都》導演周守訓、《天后之戰》監製張心望、《大尾鱸鰻》監製朱延平及《追夢3DNA》監製陳鴻元與民眾暢談拍電影的點滴,及如何創造亮眼的國片票房。
從電視劇導演轉戰大銀幕的馮凱說,電視劇有基本原則及市場局限,但電影就沒有限制。他開玩笑說,自己拍出票房破億元的《陣頭》完全靠運氣,硬要說成功因素,應該是認真,「用命去換」;當時兩年沒收入、專心籌備電影,家裡還有四個小孩要養。
張心望強調行銷重要性,他以印度片《三個傻瓜》為例指出,當時進這部片完全誤打誤撞,「三傻」在網路上已經盜版猖狂,很多人都看過,反而造就好口碑,最後「三傻」在台灣上映七個月。張心望談到「三傻」最初只花約五千美元(約新台幣十五萬元)買進,全場聽眾都驚呼。
朱延平指出,電影行銷很重要,他笑稱預告片是「預告騙」,《大尾鱸鰻》的預告片就很成功,當時特地送到大陸給專人剪,花了人民幣六十萬元(約新台幣二百九十萬元),非常大手筆,而預告片也是戲的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