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搶救五楊高架

 |2013.04.21
2123觀看次
字級

中山高五楊高架路日前全線通車,先通車的中壢楊梅段已發生兩起火燒車意外。高架路是封閉的單向車道,只設置泰山、中壢兩個轉接道及機場系統交流道,可供車輛進出。近的桃園消防隊沒交流道上去救援,遠的新竹消防隊反而先趕到,可惜遠水救不了近火。

五楊高架全線通車,未來車流量必更大,如遇上塞車,後果更難想像。通車之後考驗才剛開始,正凸顯整個工程設計缺失,規畫欠縝密。

救災不易是其一。五楊高架路經過台北市、新北市、桃園、新竹,通車前已與高公局協調救援派遣機制,但單向車道,部分路段邊緣白線距護欄僅約一公尺,等於沒有「路肩」,一般車輛若不讓出空間,救護車和消防車根本無法通過,勢必衝擊救援速度。消防單位稱「除非增設交流道,否則不可能有更好的整合方案。」但交流道增多,又與五楊高架路「直接通行」的目的相違。

高公局指出,五楊入口少,事故救援效率不彰,目前有三個因應策略:增加國道警察人力、提高救援單位密度,規畫最近可到達事故地點的動線。但根本沒有空間(路肩)可讓救援車輛上去,三個策略只是畫餅。

再者,五楊高架路林口到中壢路段多霧,高架上更是濃霧瀰漫,能見度不佳;國工局長坦承,當初沒料到濃霧會這麼明顯,已趕緊加裝霧燈,放置電子告示看板。道路興建前,探勘規畫多年,為何竟未發現「濃霧這麼明顯」?明顯失職。

另外,泰山收費站前方,出現高架與平面人工繳費車輛交錯的「死亡交叉」,遭外界質疑;蘆洲、五股等地民眾發現,得先上平面的五股交流道,多走兩公里,過了泰山收費站,才有匝道可上五楊,泰山收費站的壅塞無法解決,蘆洲、五股人「不用再繞路,避免塞車之苦」的期待也落空。至於北上車流,經過林口交流道後,在泰山收費站前就要下高架段,否則要多繞近十公里的路。

當初規畫「五楊高架路」,就是因從五股到桃園、中壢段經常塞車;如今,所謂「五楊高架路」,五股等地民眾卻無法直接上去,這個設計一開始就沒針對問題設計,牛頭不對馬嘴,是何道理?

高公局表示,交通量本就非常龐大的五股交流道,還與台六十四線、六十五線兩條快速道路交匯,要再增設上、下五楊高架段的匝道已沒腹地,「只有往北至二重疏洪道,設銜接五(股)汐(止)高架段的匝道」。道路已通車才訴苦,不值得同情。設計之初,即應在廣徵意見,邀集專家解決問題,以謀一勞永逸。

五楊高架路通車日期一再跳票,失信於民,如今發現設計不當,只考慮高速公路、高架段的車流順暢,任令周邊、平面道路無法負荷。

五股交流道天天塞車,五楊高架路通車後,非但沒法紓解交流道車流,反使壅塞情況雪上加霜。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五楊高架路的設計正是如此,高公局如今提出一些「亡羊補牢」策略,切盼「牢」能補得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