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摘 髮事

吳妮民 |2013.04.19
1933觀看次
字級

捏著袁詠儀的短髮靚照,我被母親押進社區的家庭理髮,上了高中開始蓄的長髮,待會兒就要一刀落地。青春期,母親怕我作怪,留了多年俐落短髮的她要求我也如法炮製。相吵數日,我只好含淚屈服,唯一心願是剪完後會像袁在《金枝玉葉》裡的造型一樣,顛倒眾生。

走出店門時,是九七年的夏天傍晚。我並沒變成甜美的袁詠儀,理由或許類同我大學友人——她剪完髮,指著照片明星說,「我看起來怎麼不像她?」設計師看了看,回了句,「你長得也不像她啊!」——我只是更像資深的一女中學生了。那年頭,不,也許到現在仍是,母校女孩們流行削成男孩髮式,尤其樂儀隊學姐們,馬靴、短裙,吹著樂器舉著槍,背挺直、大跨步,配上瀟灑的髮型,真是英姿颯爽,多少小女生就這樣痴痴地仰慕學姐們,寫去一封又一封的信。

但我畢竟是愛長髮的。高三那年四月一日,學校突然頒布了髮禁解除令。這條規則是怎麼催生的,我們一點也不曉得,只知道班代拿回來一紙公文,寫明此後再無「肩線以上」的限制了。嘩!我們又喜又疑,怎會有這麼好的事?莫非是個愚人節玩笑?不信的我們遂以逐日延伸的髮尾試探,欸,竟是真的!從此,女孩們進校門,行過教官面前,不必再偷偷將長髮束高、把肩線拉低了。

升上大學,我留髮留得痛快,心煩了才剪。看著同學一個個又染又燙,我亦有樣學樣,偷偷上髮廊染去,每隔段時日,便輪番將一頭長髮漂成咖啡金、焦糖褐、亞麻綠;父母在北我在南,放假回家,待他們瞇眼細看髮弧映出的虹彩、狐疑問我「你又去染髮嗎」時,已經來不及。況且我翅膀硬了,脾氣拗了,總不能再像過去一樣,蠻橫地將我瀏海一刀剪去?父母管不動我,只能絮絮叨念,染髮會得膀胱癌你不知道嗎?你到底要染到什麼時候?——唉呀聽不見聽不見,我耳朵一捂,逃回學校,繼續當我自以為飄逸的褐髮女郎。

爾後當上住院醫師,某回科內報告我選了「落髮」主題。原來落髮這表癥本身不致命,背後指涉的疾病才是該偵察出的重點。例如,甲狀腺疾病會讓頭髮枯黃稀疏,而梅毒患者可能有不規則的蛾囓般(moth-eaten)禿塊;我對文獻中所提及的文化意涵則更有興趣:頭髮素來是標識著個人的重要特徵,這便是為何自古以來,在監獄、軍隊等場域中,為「去個人化」,得剃光一顆顆頭顱。這樣想來,北韓為實施專制政權,規定女人只能有十八種樣板髮式,男性十種,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如今我比讀書時又長大了些,好像已沒必要在頭上宣示主權了,一頭長髮回歸自然,維持原來的黑,但終究是自己選擇過的,於是心甘情願。有時行過街上,看穿著制服的孩子們頭頂炫麗顏色、將膠過的頭髮一撮撮抓得豎直賁張,就覺得彼生正逢時,青春大無限。但自由時代的人們,總少了點奮戰過的甜美,他們可能不知,從前,把自己的頭髮要回來,竟也可以興興轟轟,鬧出一場革命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