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苦之島

吳妮民 |2012.05.23
8286觀看次
字級
在法國學習肝癌電燒實景

編按: 「全國華文文學星雲獎」今年邁入第二屆,本刊期待能帶動更多創作者,投入人我之間善與美的書寫,開闢「小報導」專輯,邀請作家執筆,以感性之筆,寫理性之事。

「關西、新埔、巴陵、車城、滿州……」

乍聽這些地名被一一念出,我興味盎然,偏僻山區與南端小鎮,地圖上串聯,彷彿是趟刻苦又青春的大學生旅行路線。

然而並不是,「那些都是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巡迴義診目的地。」回答我的,是雙和醫院肝膽腸胃科的主治醫師,吳立偉。帶著一點點疲憊,一點點興奮。三十出頭的他,五分頭,戴眼鏡,圓圓的臉龐上仍有一些稚氣與年輕火焰的光芒。

一、巴黎

故事,還要從更早前說起。訪問時,吳立偉醫師剛完成肝癌電燒技術的進修,從位於法國巴黎北方郊區的讓維迪爾醫院(Hopital Jean Verdier)回來。讓維迪爾醫院,做為法國最大的肝臟腫瘤轉介中心,總吸引許多歐陸病人前來接受肝癌治療,而以肝癌電燒技術聞名的賽侯教授(Prof. Olivier Seror),則是箇中權威。

住院醫師時期起始便對肝癌治療有濃厚興趣的吳立偉,接受完肝膽腸胃內科的訓練後,即投身病毒性肝炎及肝癌治療的行列;在目前服務的雙和醫院裡,吳立偉醫師亦以執行肝癌的射頻電燒灼術(RF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為主要的工作項目之一。然而,這樣每周操作過了一年,面對偶爾體積巨大因而難以燒盡、或時而頑強復發的腫瘤,他認為自己的燒灼技術還需要再精進。

機會來了。二○一一年底,吳醫師首次得到可前往法國短期學習的機會。出發前,吳立偉醫師早有聽聞賽候教授不需超音波固定器、便能徒手將電燒針經肚皮穿刺定位肝癌的手法,這種手法不倚靠已被固定好少數角度的超音波探頭,靈活地視腫瘤位置決定下針方向,也較能將腫瘤燒得乾淨。

實際與賽侯醫師共事並接受指導,這對吳立偉醫師來說,是個迥異於台灣肝癌電燒方法的經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吳醫師以這句話代表他的心得,以及初到法國看見賽侯醫師做電燒時的震撼感覺。「台灣肝炎帶原率高,雖然是肝臟研究世界級的佼佼者,但在肝癌電燒方面,法國醫師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的長處。」他指出,從前的自己、或其他台灣醫師在做電燒時,由於使用單極針,對於緊挨在血管、膽囊、或是橫膈膜下的腫瘤總是小心翼翼,深怕戳穿或燒破其他組織,也因為這層顧慮,導致某些腫瘤的邊界無法被廓清;而在讓維迪爾醫院,賽侯醫師展現出來的,是以雙極針進行的燒灼方式,電流將在兩根針間互相流通,只要針的位置擺放得宜,不僅電燒範圍可以包圍整個腫瘤,也毋需擔心會不慎燒穿血管壁或膽囊壁。

被這種新穎的觀念和手法挑戰、激盪,吳立偉醫師彷彿整個內裡都被抽換過;去年年底回到台灣,在資深教授面前再度操作肝癌電燒時,得到了教授的評語,「你好像進步不少,下手也有自信多了!」於是今年四月,吳立偉醫師第二度前往讓維迪爾醫院,他要將他首次見習回台灣後,實際操作上遇到的一些問題、經驗,再帶回法國,尋求解答。

二、上山

不只向外取經,在這塊土地上,吳立偉醫師也嘗試盡自己的一份力。提起義診經過,吳醫師表示,起初,是由於肝病防治基金會中粘曉菁醫師的邀請,及本身對肝病防治基金會長久以來努力經營的認同,自此,他開始加入肝癌篩檢陣容,每幾個月,便利用週末時間,與基金會中其他工作人員攜帶器材、駛向偏鄉。

清晨五時許,將近十名工作人員先在台北市的定點集合,天色未光即出發。接下來,就要花上一個周末的時間,細細篩過每位受檢者。基金會的車上備有超音波、抽血管,好讓醫師們一面檢查診斷,一面收集台灣本土的肝炎資料。「每回到偏遠地區義診,大約會有一百位至兩百五十位的居民前來,除了替他們做腹部超音波外,還抽血檢驗B型肝炎抗原、C型肝炎抗體、肝功能、及甲型胎兒蛋白。而毫無例外地,幾乎每次都能意外篩檢出有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患者。」從吳醫師的口中,不難察覺,台灣的病毒性肝炎帶原率仍高,尤其在偏離都市軸線的鄉下地區或原民居住的山上部落,帶原者更是集中。但由於一般民眾對於肝病的概念普遍不足,再加上肝病初期毫無症狀,許多人根本不知道病毒性肝炎的危險,遑論主動追蹤或接受治療。

三、肝苦的島嶼

這幾年看診及治療病人的經驗,讓吳醫師感觸極深。他表示,或許是知識傳播的誤謬、保肝藥誇大的廣告效果、以及坊間的傳說,總讓沒病的人以為自己有病,有病的人以為自己沒病。常常,覺得自己有疲倦症狀的人們反覆來到門診,堅持肝臟機能有異,要求檢查;或者自購價昂保養品「顧肝」,卻忽略睡眠不足、日夜顛倒及生活壓力才是疲倦的元凶。然而真正的肝炎患者,即便肝臟正發炎得凶暴,卻可能在醫師已為他申請了抗病毒藥劑後,告訴醫師:「我不想吃藥了。我不覺得有哪裡不舒服啊!」

病患突然撤退,常令吳立偉感到錯愕。

「沒有症狀,是肝病最令人害怕的地方。」吳醫師說。

在這座B型肝炎盛行率仍高達約五分之一、且合併感染C型肝炎者占B肝帶原族群一成左右的島上,未來數十年,醫師、病患、及肝病防治的工作人員,都還有長長的一場仗要打。

也許,下一個世代會是更好的世代。自從政府注意到國民的肝炎問題、並自一九八四年開始全面推行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台灣六歲幼兒的B型肝炎帶原率已由10.5%降低至1.7%,同時也顯著降低了兒童肝癌的發生率。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如果一切都在預測之中,屆時,台灣成人的肝炎帶原率將會明顯下降,而這個世代的人們,將可以少負擔一些由於肝炎或肝癌所造成的經濟問題及社會成本。

令人欣慰的是,在門診,有愈來愈多的年輕帶原者定期回返,安排抽血及超音波追蹤肝炎狀況,並詢問抗病毒藥的可行性。在他們身上,一種預防及治療的概念已經生根。

「但對於肝病,政府還可以再多花點心力。」吳立偉醫師建議,「例如,每天在新聞或綜藝節目中,花一分鐘,宣導肝病的基本觀念,那就可以改變很多人對肝病的想法,也能挽救許多家庭。」

身為第一線工作者,吳醫師以及更多的肝病防治人員,無非希望行動不只是行動,行動要帶來更多覺醒,覺醒才足以燎原。當自覺也能漸漸升起,那時,這或許就不再是座肝苦的島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