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不足半個月的習近平,在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的展覽現場時提出「中國夢」,並定義其為「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今年三月十七日,中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習近平在講話中九次提到「中國夢」。中國夢已是中國大陸第五代中央領導人的集體執政理念。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是從歷史的進程來看,一個國家的夢想往往是另一個國家的夢魘。歷史上九個崛起的大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俄國、德國、日本、美國,它們的夢想都給自己的國家帶來了財富與榮耀,然而夢想成真時,卻讓其他民族受到壓制與傷害,這是為什麼呢?
這九個國家雖然位居世界各地,但基本上都是西方文明的追隨者。西方文化裡面有些東西是好的,例如對人的尊重,強調平等、自由等普世價值,問題在於當這些理念與國家利益結合時,好的價值就成了文化霸權的說詞或工具。在善惡二元論、物競天擇與資本主義的向外擴張核心依據下,西方往往將他們所信仰的價值與自己的利益結合,強加於其他文化與民族。這九個國家或許給自己的人民帶來快樂,卻給其他民族帶來了災難。建立在其他民族災難上的快樂也不會長久,一個夢想成真就是另外一個的倒下。
中國夢的目標為何?星雲大師說得很清楚。今年四月六日星雲大師在參加博鰲論壇時說:「中國夢,這個夢想很大,很好。我想它的含義就是讓中國很強大和諧,很公平公正,讓人民很幸福,社會很安樂。」中國夢應該如何來築構?還是依循以往九個大國的老路子?如果只是這樣,中國夢也不過仍是一個霸權式的夢想而已。
對外來說,九個崛起大國關心的是「利」與「力」,中國傳統對外關係重視的則是「和」與「合」。從中國的《易經》中可以看出,中華文化強調的為「和與合」的「互補」而不是「利與力」的「衝突」。這也是九個大國崛起沒有給世界帶來和平的原因。中華文化有一些東西是西方需要的,舉例來說,「仁」這個概念對於西方「物競天擇」論者是陌生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資本主義信仰者無法理解的,「是非存乎一心」、「設身處地」更是西方善惡二元論難以琢磨的。
中國夢絕非僅是大國的崛起而已,中國夢應該包括中國大陸的社會能更為和諧、每個人的生命都能夠受到尊重、人民能夠享有更多的平等與自由、社會能夠更多的公正。簡單一句話,中國夢指的不僅是中國大陸的「富」與「強」,更應該包括「善」。
佛教到了中國以後,早已與中華文化融為一體。無論是「和」、「合」、「仁」、「愛」都是整體文化的一部分。星雲大師將其融合應用,一生致力於發揚「人間佛教」,他倡導入世、慈悲、和諧、寬容,無論是一般人可以了解的「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或「四給」(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希望、給人信心),都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為人社會的「善」布施因果。
「人間佛教」在台灣,不僅弘揚佛法「善」的教義,也在文化教育、社會福利、社會安全上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人間佛教」其實就是「築夢者」,一磚一瓦地為整個社會的幸福與祥和築出美夢。
今天的中國大陸,GDP全球第二,算是一個已經崛起的大國,但它的社會問題仍然很大。「人間佛教」應該可以幫助淨化、安住大陸的人心,也可以協助祥和、安穩大陸的社會。我們期望大陸方面也能深刻認識到,「人間佛教」是絕對有助於中國夢的築建。張開雙手歡迎「人間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