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電影-- 《里斯本夜車》 生命的抉擇

翁智琦 |2013.04.14
2031觀看次
字級
《里斯本夜車》改編自瑞士作家帕斯卡.梅西耶(Pascal Mercier)的同名暢銷小說《里斯本夜車》。圖/采昌國際

《里斯本夜車》改編自瑞士作家帕斯卡.梅西耶(Pascal Mercier)的同名暢銷小說《里斯本夜車》。全片藉由一段跨越時空的旅程,自頭至尾皆以極其感性的手法說明內心的探尋。試圖探討人生許多無法言說的生命歷程,在孤獨、時間、生命、死亡、友誼、愛情及忠誠之中,呈現令人動容的感性與哲思。

奧斯卡影帝傑瑞米艾朗於本片擔綱主角,演出生活平凡乏味,幾近封閉的文學教授雷蒙。在某個滂沱大雨的日子,文學教授雷蒙,一如往常地前往學校教書,不料卻撞見一名紅衣女子站在橋墩上,狀似有意尋短。出於善意,雷蒙趕緊出手阻止。雷蒙沒有想到,這樣的舉動竟讓他原本平靜無波,顯得枯燥的生活,有了大幅度的轉變。

生活作息固定的雷蒙從不遲到,由於雨天路上的插曲,雷蒙破天荒的晚進教室,並且帶著獲救的紅衣女子,到他上課的教室小坐。學生面對老師的「不尋常」露出驚訝,而雷蒙卻意外地在其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鮮。

然而,正如許多經典文學裡的慣常設計,作品最初總透過一個人物(往往是女性)開啟契機,並且迅速缺席,鋪就劇情一大串的懸念。

文學與生命圖像

這名女子不久便悄然離開,留下了身上那間紅色外套。雷蒙在被當成劇情發展線索的紅色外套裡,找到一本葡萄牙作家阿瑪迪歐的札記《文字煉金師》、一張前往里斯本的火車票。雷蒙翻閱《文字煉金師》,被書裡的文采所炫惑。

雷蒙沒有想到的是,與紅衣女子在生死邊緣的巧遇,竟使他的世界開啟了另一扇門。寫這本《文字煉金師》的阿瑪迪歐是醫生,同時也是哲學家與作家。《文字煉金師》是他的妹妹,不忍看見哥哥的才情就此埋沒,於是私下印行外流的版本。紅衣女子取得此作,讀完試圖跳河,文學教授雷蒙則從書中文字對阿瑪迪歐生起景仰之心。

紅衣女子引發雷蒙太多的好奇,而書中文字「如果我們只能依賴內心一小部分生活,剩餘的該如何處置?」則驅使他搭上前往里斯本的火車,追尋阿瑪迪歐的文學與生命圖像。

雷蒙抵達里斯本之後,查訪了阿瑪迪歐的親友,逐漸重建這位具有多重身分作家的生命面貌。面對漸逝的年歲,雷蒙因為與阿瑪迪歐的跨時空交會,使得他能與滿載奧妙的世界萬物接軌。雷蒙拋下原先的生活,在這班「前往」未知世界的旅途裡,返回自身唯心的存在。他也在恍若「異次元」空間裡檢視自己的過程,望見每回在生命十字路口抉擇時,最清澈的風景。

感性與哲思

看似唯心的《里斯本夜車》,說的其實是事物的一體兩面(甚至是多面性)。如果雷蒙繼續過著尋常生活,沒有搭救紅衣女子,他不會遲到,但也可能無法感受到學生反應的新鮮感。如果說紅衣女子不將外套留下,雷蒙大概不會看到《文字煉金師》,也就不會拿到前往里斯本的車票。

如果雷蒙沒有摔破眼鏡,他不會配副新眼鏡,讓他把事情,乃至世界看的更清晰。《里斯本夜車》說的其實就是關乎人生選擇的問題。

有些時候,當你選擇放棄,有可能會獲得更多。假若你夠幸運,而我們也都期待著自己能夠幸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