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十年來的震央,分布在台灣各地,但是也有些地區明顯地沒有震央的產生,這些少有震央的地區稱作地震空白區。
電視報導三二七地震可能是盲斷層導致,所謂「斷層」指的是岩層斷裂面,這個斷裂面若延伸到地表,在地表面上產生裂痕,我們可以很容易觀察到,當然也就會將斷層觀察記錄下來。但如果斷裂面未延伸到地表,而是在地表下隱而不顯,那麼以現今科技,則不容易發現這些在地層深處隱而不顯的斷層。這種不易發現,又實際存在的斷層,就叫做「盲斷層」。
讀者或許會想,人造衛星是否可拿來探勘大地資源,難道看不到地表下斷裂面嗎?多年前有部電影叫「全民公敵」,透過電影可感受到衛星監控強大威力,但那都是可見光可及範圍,跑到房子或隧道裡,衛星就沒轍了。改用紅外光呢?紅外光對植被監測效果很好,愈健康的植物,在紅外光監測下愈鮮紅,反之,則偏黑色,所以拿來監測農作、山林濫墾濫伐都非常棒,但看不到地底下。若用雷達發射不同波段波長的雷達波,倒能夠穿透地表,可惜,這樣特定波長的波也僅能對特定物質或元素有反應,透射到地下的深度也有限,限制最大的是解析度並不理想,若拿來看透地下地質的結構,甚至是地層的裂隙形態、位置,都有實際困難。
如今要了解地質狀況的方法,還是用最直接的地質鑽探最清楚,可是這種到處打洞的方法需要耗費龐大人力物力,尤其在偏遠地區更艱難。台灣盲斷層多嗎?既然盲斷層是地表看不到的,也不在已探堪出來的斷層列表中,所以答案當然是不知道。不過,我們大致知道台灣板塊運動方式,可以藉此推論:盲斷層一定很多。
在板塊學理方面,人類所知很有限,如果我們能把地球剖開來,事情就好辦了,但人類目前還無法達到,若把地球比作一顆蘋果,那麼,即使是最深的礦坑,也不過是蘋果表皮罷了,也就是說讀者看過所有的地球剖面圖,都是想像的!別生氣,至少,那已是最佳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