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水泥叢林中的綠意

 |2013.04.03
1789觀看次
字級

「我很累…但手鬆了…樹就沒了…」,這是潘翰疆、王鐘銘等環保人士在「我願意游泳於樹海,搶救江翠老樹」行動,在持續上百小時馬拉松肉身護樹時堅持的信念。

新北市江翠國中為了興建游泳池和停車場,工程承包商修剪大樹,引起退休老師組成的江翠護樹志工隊不滿。為了護樹,他們爬上老榕樹進行馬拉松抗議,堅持要等到新北市府同意「不砍樹、不移植」,才會結束抗議行動。

雖然江翠校務會議投票,九成的老師反對移除校園裡的三十多棵大樹,以便興建游泳池和停車場,但是校方還是動工砍樹;要不是護樹人士挺身上樹,這些老樹可能就不存在了。

江翠國中護樹事件不但引起媒體、新北市府的關切,也吸引許多團體共同聲援,包括大台中市政監督聯盟、台灣愛樹保育協會、台灣護樹團體聯盟、原鄉文化協會等,護樹行動己成為另一個公民運動。

樹木在自然生態中,除了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過濾空氣、穩定氣候、水土保持,維持動植物生存等,在大自然生態環境中擔當守護者的角色。老樹是生態中珍貴的資源,許多上百年的老樹被稱為神木,具有堅韌的生命力和靈性,受到民眾的尊敬與膜拜。這些大樹不但是社區重要的綠意景觀和心靈依託的場所,也是社區的生活中心,許多人在樹下乘涼、遊戲、聊天、喝茶、唱歌跳舞,這是生活品質重要的一環。大樹也成為充滿情感和記憶聚焦的所在,移除了老樹,就像抹去人與大自然的互依互動關係,這是護樹人士不惜抱樹抗議的原因。

從民國七十八年,當時台灣省政府發布「加強珍貴老樹及行道樹保護計畫」,對符合規定的老樹和行道樹列冊保護,但是法令的力量有限,許多政府單位、民眾或企業或出於無知,或為開發利益所驅,私自砍伐大樹,造成生態和景觀的大傷害。

台中市西區有株千年茄苳樹,最近老樹旁將蓋一棟二十八層大樓,危及老樹生存,市府除向建商道德勸說,甚至願意編列二點五億元預算買地,保護千年茄冬樹,維護「景觀權」。台中市府的大動作引起輿論譁然,但是台中市願意保護老茄苳樹、維護廣場景觀,代表城市發展的觀念轉變。

過去為了建設,常是犧牲生態、文化、歷史或景觀,現在台中市府也用行動表達價值觀已經改變。台中市堅持「未來一棵老樹的價值,不亞於高樓大廈,這是社會進步的象徵」,這是具有與自然生態共存、結合過去與前瞻的決定,值得喝彩。

這次江翠護樹行動和反核運動一樣,都是保護環境權的公民運動,不單是搶救了江翠國中的三十多棵大樹,其對社會生態教育將會有廣大而深遠的影響,激起民眾關切周遭生活的環境事務,更可能拯救了未來更多的樹,為台灣的水泥叢林留下更多的綠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